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英国衰退?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们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1883189319031913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乙:1913年英、美、德电器产品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丙: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

(1)材料一提供了哪些研究英国经济状况的视角?请加以说明。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

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材料三   漫画——美国总统威尔逊与“欧洲孩童秀”

(3)对材料三的漫画推论正确的是____。(双选题)(     
A.该漫画属于艺术创作,没有证史价值
B.该漫画为探究英国的衰落提供了新视角
C.该漫画可以直接证明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D.该漫画可折射时人对英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论证“英国衰退”?说明理由。
(5)归纳以上探究过程所涉及到的方法?
2024-04-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2 . 下列是某国对华输入商品(不包括鸦片)的统计,影响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输华货物总值(英镑)输华棉纱棉布值(英镑)纱布值占总值的%
1840524,198327,13762
1842969,381716,31474
18522,394,8271,735,14172

A.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使驻京
C.中日甲午战争后开设工厂D.八国联军侵华后拆毁炮台
2021-05-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农业状况
近代美国崛起的过程中,其农业的发展是绕不开的话题,为了探讨这一主题,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学习活动:
(1)下面是检索到的四则历史资料(图1、图2、图3和图4),分别请对其史料性质与价值做评估说明。


图1:美国大草原上的农民 摄于1866年                  图2:1862年美国《宅地法》影印件

图3:1889年美国制造的农用拖拉机
(2)根据下列检索到的三份统计数据资料,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农业的特点。
①如图为1840-1900年美国就业人口比例统计表       ②如表为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农场数量统计表(单位:万个)


③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与工业部分数据对比表

(3)依据上述收集到的材料,简析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农业变化的原因。
2020-05-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一份调查问卷

1927年6月,潘光旦先生在上海某报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提出关于家庭结构、婚姻、子女的若干问题,共收回问卷317份。有效问卷中受访人的性别和职业分布:男性受访人226人,其中有学生105人,教育者26人,学问者10人,会计10人,银行业10人,其他职业都10人以下。女性受访人有44人,其中有学生17人,教育者12人,其他职业较少,有许多自己无法辨别职业。

部分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摘编自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


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2019-11-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6年高三5月质量监控(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余万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军受到沉重打击
C.体现中日双方战略意图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7 . 近代中国的转折与发展,关键是思想的转折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裕谦)、两名提督(关天培、陈化成)、七名总兵(张朝发、祥福、江继芸、郑国鸿、王锡朋、葛云飞、谢朝恩)、二名都统(海龄、长喜)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不足百人,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用忠臣而摒奸臣,这是中国古典政治学中最常青又最常见的定理之一。……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须进行改革。……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20世纪初,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这种民族主义的革命宣传和策略即是一把双刃剑:在鼓动起民族革命激情的同时,也大大伤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

——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例说明。

(2)据材料二,传统的“忠奸理论”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认识导致了什么后果?

(3)材料三中的“民族主义”指的是什么?它对中国近代革命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促成近代中国思想转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 . 数据:反映历史。
中国历朝人口变化图

(1)从长时段看,夏商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单项选择题)(     
A.生产力发展变化不明显B.疆域范围没有太大变化C.政治制度妨碍人口增长

(2)春秋战国至秦汉,中国人口有了明显的快速增长,其背后的最重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     
A.铁器的出现和牛耕等先进技术的突破B.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C.葡萄、石榴和核桃等物种自西域传入

(3)隋唐是古代少有的盛世,两宋时期疆域小于隋唐人口数量却远高于隋唐,其中原因大约有哪些?(简答题)
(4)古代中国人口的腾飞出现于元明清时期,简述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原因(简答题)
(5)如果以全球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历史事件作为节点去观察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哪个节点助力最大?简述理由。
2024-04-1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9 . 数据背后的历史

《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列有“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表,蕴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材料一   人口(单位:百万)统计表

   年份
国别
17001820190019502001
中国1383814005471275
美国11076152285
世界6031042156425216147
中国占世界比重(%)2337262221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口成倍增长的两个阶段(       )(双选)
A.1700—1820B.1820—1900C.1900—1950D.1950—2001
(2)1700—1900年间,与美国人口变化有关的因素包括(       )(双选)
A.各地移民的持续涌入B.印第安人的西迁C.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两次战争的影响

材料二   GDP(10亿1990年国际元)统计表

年份
国别
17001820190019502001
中国832292182404570
美国0.51331214567966
世界3716961973532637148
中国占世界比重(%)223311512
(3)结合材料一、二,中国经济在1820—1950年间发展缓慢的原因包括 (       )(双选)
A.人口增长过快B.没有出现工业生产C.内外战争频仍D.不平等条约的负担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美经济发展呈现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政治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你对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4-04-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上海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10 . 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往往会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为相关的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源、视角和方法,帮助历史学家更合理地理解和解释历史。

表一:欧美大国钢铁产量(1890-1913年)

(单位:百万吨;1890年为生铁产量,以后年份为钢产量)

国别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美国9.310.326.531.8
英国8.05.06.57.7
德国4.16.313.617.6
法国1.91.53.44.6
奥匈帝国0.971.12.12.6
俄国0.952.23.54.8
意大利0.010.110.730.93
1.(1)表一数据反映欧美大国钢铁产量增长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单选)(                         
A.英国美国                    B.俄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美国俄国
(2)表一数据反映欧美钢铁产量出现增长的原因是(双选)(     
A.钢铁产业部门的新技术改造                           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C.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D.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表二: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别占有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553.9亿
法国296235万
德国101307万
比利时11500万
葡萄牙8968万
荷兰83741万
意大利4139万
2.(1)表二是列强对世界瓜分的结果,其中几乎完全被殖民地化的大洲是(单选)(     
A.拉丁美洲                    B.非洲                           C.亚洲                           D.美洲
(2)对表二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双选,4分)
A.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揭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序幕                  
C.形成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D.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表三:欧美大国总人口(1890-1920)(单位:百万人)

国别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1920年
俄国116.8135.6159.3175.1126.6
美国62.675.991.997.3105.1
德国49.256.064.566.942.8
奥匈帝国42.646.750.852.1--
法国38.338.939.539.739.0
英国37.441.144.945.644.4
意大利30.032.234.435.134.7
3.(1)表三中1890-1913年欧美大国人口普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B.工业革命影响              C.医疗体系建立            D.城市化推动
(2)表三中1913-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疫病流行               B.人口迁移                     C.环境污染             D.世界大战
4.结合上述内容,概述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发展趋势。
2024-04-11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