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班固在《汉书》中就曾指出“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宋代以前中国文武人才多产生于北方,但北方人才类型又存在东、西之分。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南方文风占据优势,“入仕”与“闻世”的文人渐多,北方蜕变为以武人见长。南方多文人,北方多名将与锐兵的现象,经元、明、清以迄民国,一直延续未变。

材料二   近代新教育的兴办,多与地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由此造成了学校分布和人才来源的地域偏向;就举才制度而言,科举废除后直到1949年以前,全国性的统一人才选拔和严格的名额区域配置制度始终未能再现,人才选拔总体以学校为推行主体,国家的控制较少,地方的影响较大,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


——摘编自梁晨、任韵竹、李中清《民国大学生地理来源量化考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人才地理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民国人才地理分布的变化及其背景。
2022-06-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考古发现,地方封国青铜礼器式样紧随中心地区青铜器的发展趋势,但以陶器为代表的日用品则与当地的传统密切相关。据此可知,西周
A.周人礼乐文化植入地方封国B.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周人文化遭到地方封国抵制D.分封制促进文化繁荣
2022-06-04更新 | 93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混乱,失业现象严重。新政权建立后,党中央和政务院便着手制定了解决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在19506月和19523月,依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政府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并通过工会组织和工商联分别对工人和资本家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端正他们的思想和态度,缓和资本家的疑虑与工人过高的待遇要求间的矛盾。19501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问题的总结及指示”,各级政府则利用国家财政拨款、向社会征收的救济金.社会各界的自愿捐款等渠道积极筹措救济基金解决失业人员的燃眉之急,并且从失业人员中挑选年青又有培养前途的工人、店员和知识分子,让他们参加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建筑机械、纺织、邮电、化工、税务、土木工程、会计、统计、医药卫生等专业的训练班。

——摘编自程连升《中国五十年反失业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城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

1978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2010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520379.4264.4383.2476.4571770847908
失业(100%)5.33.22.02.52.83.144.14.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失业治理措施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失业情况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022-07-29更新 | 653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年美国政府颁布《宅地法》带来了西部开发的浪潮。农业资本家们常常无视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最大化生产,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的大平原陷入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危机。1936年成立的大平原委员会提交了区域规划报告《大平原的未来》。报告提出三大政策:未分配的国有土地全部转变为国有牧场、生态脆弱地带边际土地的购买与退耕还牧、全面推行水土保持国策。报告还提出三大配套措施,即加强研究、教育与宣传工作,在信贷和税收方面为农业调整提供支持,成立联邦一级的专门协调机构。这一区域中长期规划得到了一定的贯彻落实,对逆转当地的土地沙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高国荣《从掠夺性开发到保护性利用:对美国区域规划文件<大平原的未来>的重新审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发展的历史轨迹(见下表)

时段发展情况
1949年到1978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基本出发点为:加速重工业发展优先,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优先
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重点实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国家“七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
1990年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强调区域规划须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编制了长三角、环渤海等七大区域发展规划。将对外开放扩大到沿江、沿边和内陆,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1991年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00年以来主要目标是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2015年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摘编自殷为华《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区域规划文件《大平原的未来》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意义。
5 . 2022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部分成员国之间正式生效。该协议涵盖15个国家、日本等美国盟友也加入其中。该协议对亚太经济圈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进一步消除各国的关税壁垒,方便各国商品流通,深化各国的贸易联系。协议旨在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B.强化政治多极化趋势
C.壮大发展中国家力量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022-04-19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压轴(三)历史试题
6 . 2017年7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禁止核武器条约》,条约希望“禁止核武器的拥有、研发、储存、转移、试验,或是威胁使用”,让核武器“完全非法化”。2018年10月,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不会签署并明确反对该协议。这反映出
A.联合国内部矛盾尖锐需要民主化改革
B.大国主导不利于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
C.多极化趋势下大国逃避全球治理责任
D.不同利益群体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张之洞会同张百熙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修成《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各级各类学堂的招生对象、入学条件、开设课程,以及考试、毕业待遇等都做了详尽规定,该学制纵向分为三段,分别为初、中、高等,横向分为普通学堂、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三部分。该学制在制定中明确强调:“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练其艺能”。学制的课程设置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重视利用乡土资料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并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刘虹等《(癸卯学制)百年论》

材料二   1922111日,仿效美国学制的“壬戌学制”正式诞生。这个学制体现了与世界教育趋势相一致的特点和优点:(1)调整了各段教育年限,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至五年,大致相当于人的童年、少年、青年初期及稍后阶段,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变化和需求;(2)追求“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3)注重职业教育和补习教育。后因经济拮据等原因,其中选科制等内容无法实施,1949年后再次进行改革。

——摘编自周字清等《晚清民国学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近代两次教育改革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及启示。
2021-05-20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戴高乐看来,法国若要在世界上重振雄风、再现辉煌,就必须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并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法国对现存秩序提出挑战,试图冲破两极格局,跨越对立联盟谋求大国地位。……与此同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苏联阵营中的中国与法国有着相同的处境,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日益提高,反苏情绪严重。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封锁,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伊始,世界局势处于动荡之中。密朗特总统认为,冷战结束曾经被视为借中国抗衡美苏,保留提高法国大国地位的政治战略目标不复存在。相反,西方价值观在东欧、前苏联地区的得势使法国一部分相信西方价值观应主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法国对华进行制裁,中止了法中政治对话和高层往来,冻结了两国军事方面的合作,纵容反对中国的活动。1995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连选连任。希拉克在任期间曾四度访华,是与中国保持最密切接触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他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共同责任精神”,宗旨是“和平与进步”。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志成、袁婷《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中法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法关系变化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15年前,欧洲一国君主去世后,该国签订的所有国际条约即被视为无效,如果不想让这些条约失效,就必须马上请新君主重新签署续约。1815年后,这一规则不再适用,即使君主去世,条约也始终有效,除非一方有意毁约。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君主制遭遇严峻挑战B.国际调解机制进步稳定国际秩序
C.民族国家认同主体的转变D.维也纳体系维持欧洲均势的需要
2024-05-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