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改变沙俄时代科技落后的局面,苏俄(联)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列宁专门颁布法令以保证沙俄时期专家巴甫洛夫的研究延续。1920年底,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提出了《俄罗斯联邦电气化计划》,到1925年,苏联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帮助科技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提供科技交流机会。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开发和建设,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1.5%上升到70.2%,第二个五年计划后这一比重高达77.4%。与此同时,1918—1940年,苏俄(联)高校总计培养专家120多万人,科技人员的数量由1914年的1.02万人增长到1940年的9.83万人,苏俄(联)科学院院士由1917年的45位增加到1956年的464位。二战后,由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和集中发展重工业的影响,许多企业不愿冒着完不成计划的风险去采用新科技,由此苏联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摘编自郭春生、胡志伟《科技革命与苏联兴衰的关系论析》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建设工业国的总目标,提出了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的总要求。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并组织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年,党中央确立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关键”。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并完整地提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通过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推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四个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科技和经济基础。

——摘编自刘雷、万劲波《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过去、现在与未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推进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技发展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
2024-05-0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7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但以40个师,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未能成功,遂增调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国苏军。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倒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月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输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输近郊。9月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各队,建立了较为坚目的防御。

——摘编自段苏权(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四十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辅战役的特征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基辅战役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青年时代三次乡试不中,遂随父学医。医疗实践中,他发现历代医书谬误不少且多偏激守旧,遂立志对旧本草书籍进行全面整理和补充。为此,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带着研究本草的思路深入实地考察。为解决疑难,他拜农民、车夫、樵夫等人为师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和民间单方,对药物的生长、分布情况作了详尽的记录。历经27年,李时珍终于在 1578 年完成了近200 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在国内狐转翻刻近200次,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界。达尔文称李时珍不仅是医学家,而且是一个博物学家,他的进化论思想没取并引用了《本草纲目》的理论和例证。

——摘编自王剑等《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伟大贡献及学术价值》

材料二   虽然达尔文的父亲非常希望其成为一名牧师,但他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后,很快失去了对神学的兴趣,反而阅读了大量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在剑桥大学的亨斯罗教授的指荐下,1831年,达尔文乘坐军舰贝格尔号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变异的实例,并获得了最初的物种起源问题意识。为证明生物进化与人工育种之间的联系,达尔文对 150 多种家鸽进行研究。1832年,达尔文将其想法写成一篇35 页的纲领;1840 年又写下物种起源的论著提纲,直到1859 年《物种起源》第一版才出版。在此后数十年,达尔文出版多部著作继续阐述进化论思想。

——摘编自包庆德等《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及其内在奥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和达尔文成为伟大科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本草纲目》和《物种起源》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部著作的当代价值。
4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阵】

材料   清承明制,其奏章制度也仿照明朝,有题本和奏本两种公开的上行文书。官页奏事主要以题本为主。各省督抚提镇所上题本需经过通政使司转送内阁,内阁再经本房、签处、侍读、大学士等部门,最后由内阁批本处送内奏事处由记档太监登记,呈皇帝预览。康熙时期,实行奏折制度,在外任职的少数皇室成员和帝信臣工将奏折直接呈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拆看。雍正时期,要求“各科道每日一人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有权上密折臣子,雍正发以皮匣,上有铜锁,具奏人和雍正各拿一把钥题,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开启。最后“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雍正帝都“亲自览闲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据谢健《雍正朝的奏折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从奏章到奏折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的奏折制度。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进行了两次金融改革,即胡佛金融改革和罗斯福金融改革。

胡佛在任总统期间,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胡佛政府被迫开始干预经济,进行金融改革,采取成立复兴金融公司、通过紧急救助与建设工程法等措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改革,在延续胡佛政府政策的同时,对美国金融系统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罗斯福把胡佛金融改革中的权宜之计发展为长远规划,绘就了美国金融发展的蓝图。通过大萧条时期的金融改革,美国政府稳定了货币、建立了安全的金融体系、维护了金融秩序,实现了国家依照宪法对金融进行监管的原则,使美国金融业走上了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战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战后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佛和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两次金融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中后期,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追求财富、满足私欲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生基本目标,士大夫阶层也不例外,士风颓靡,传统儒家所崇尚的德行操守观念受到冲击。同时,程朱理学日渐式微,晚明士人对圣人人格的崇敬和兴趣日趋淡漠。黄道周对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在他看来,王汝中、李贽否定传统道德、怀疑儒学权威,对情欲的肯定、对功夫的否定,会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儒家“君子儒”的人格理想,而“君子儒”人格的瓦解会将直接导致朝廷无儒臣可任用,天下无儒学可遵奉,这必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道周编撰《儒行集传》,并于次年刊行。在《儒行集传》中,黄道周借助儒家传统德行理念和范畴概念,建构了一个丰满而立体的“君子儒”人格范型。黄道周认为,儒者之所以成为儒者,关键是以“仁”为本、为实,坚持以道事君,道高于势。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他还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君子不外道而求身,不外身而求道,修身是实现道的根本途径。除了思想探索、理论建构外,黄道周处处以君子儒的人格范型自律,躬亲践履,体现了一个正直士大夫的君子品格。

——摘编自许卉《黄道周对儒家“君子儒”人格的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道周建构“君子儒”人格范型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道周建构的“君子儒”人格范型的内涵。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战争狂热是其政府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灌输、实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日本各大报社成立时,曾经对国内外大事有过比较客观、真实的报道。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与职业操守,站在了极端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成为侵略战争的助推者。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法西斯体制的建立,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舆论控制。在极端民族主义、专制政治的压力下,新闻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政府扩张政策的传声筒,难以做出具有独立判断的报道。日本新闻媒体由于背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侵略战争的帮凶,这个教训值得吸取和牢记。

——摘编自史桂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新闻报道与战争狂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危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以对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立足人伦关系,强调“五伦”。蒙学教材《幼学故事琼林》《重订三字经》《重订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均明确了君臣、父子、兄弟等“五伦”关系,指出“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要求。古代蒙学教育还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对“孝悌”思想的倡导和颂扬始终贯穿于各类蒙学文献中,如《三字经》中就有“首孝悌”的内容,《小学诗礼》中也设有“事亲、事长”的章节,宋代《神童诗》中还编入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经典名句,明代启蒙读物《龙文鞭影》中则通过典故塑造一个人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

——摘编自吴彦霞 《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世纪结束后,随着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英国幼儿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出现了幼儿园、保育学校、托儿所、家庭游乐场等教育机构。18世纪,英国一些教育家针对当时学儿童生活学习的现状,陆续创办了不同的学校及慈善机构,与此同时,欧文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引起了其他人士的积极响应,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热潮。但直到19世纪末期,麦克米伦姐妹创办的保育学校才促进了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并拨款资助,19世纪以前,英国幼儿教育基本上是以教会团体和慈善人士创办的济贫性慈善学校为主。18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仍然认为教育是上层阶级的特权,英国也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学校双轨制幼儿教育机制。

——摘编自周晓慧《英国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体现的教育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幼童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幼童教育的当代启示。
2021-04-26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2018-01-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

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