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7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治腐败泛滥,具体表现为选举舞弊、荣誉贩卖、地方市政丑闻等,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英国制定了一系列反腐措施,如出台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和非法行为令》《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等法律;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改变了有权者利用职权、滥用官员牟取私利的局面,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等;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充斥于议会、行政、司法及政府内部的反腐机构,主要有审计机构、行政裁判所、反贪污贿赂局与资产追缴局、媒体投诉委员会等。不过,英国在反腐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与议会职责相关时议员往往能豁免于责任;监督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也会由于种种因素无法完全落实;英国的不成文法、普通法以及实用主义传统决定了其反腐调查和机构设立多为“事后型”等。尽管如此,英国在反腐问题上仍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编自杨晓燕《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政治腐败问题及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治腐败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政治腐败治理。
2024-05-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抗美援朝的文章

主要内容

来源

“我们出兵出国作战,既是出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义务,又是保卫祖国的正当行为……美国侵略者执意要发动战争,我们必须高举反对侵略的大旗,同朝鲜人民一起同美国侵略者作战。”杨勇《抗美援朝斗争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十周年》,《人民日报》,19601024
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蕴含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需要很好地保持和继续发扬”。罗玉文、罗同松《民政部总政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强调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人民日报》,1990102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正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人民日报》,20201023

——摘编自杜秀君《“抗美援朝”集体记忆与中国外交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战争的报道主要分为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关注过去,通过对战争的回忆构建集体记忆。例如,2020111日题为《英雄气概感天动地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的报道,通过一辆坦克、一把军号、一个苹果的故事,带领人们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感知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的精神。另一主题是关注当下,焦点是如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20201024日题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报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表评论,重申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

——摘编自圣梦丽、张蓓《主流媒体对抗美援朝战争集体记忆的建构研究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抗美援朝的文章的特点,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集体记忆构建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都城的居民主要是皇族、官绅地主阶层和一般的城居地主、房主、高利贷者、富商等。城市小手工业者、小商贩等贫下坊郭户,“家业”微薄,不足以影响全城收入结构。皇族、缙绅及城居地主的传统收入,多来源于贡赋和私租,而直接依附他们的官府役人、工匠、婢仆等人的收入,实际上是这类租赋的一小部分。宋代汴京收入中的各地上供米纲、绢帛纲、土贡,“全仰两浙苗米”。

北宋汴京界身巷的“金银丝帛交易之所”,“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其中多官僚商人,特别是那些凭借官势、辗转经销专卖物资和交引钞券者。吴自牧所云南宋临安“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的质库,几乎都属于富豪之家。而这些官僚地主兼营放贷业的资金,无不植根于乡村农业之中。

——摘编自郭正忠《宋代城镇的经济结构》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都城人群收入结构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都城人群收入结构特征的成因。
2024-05-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下,国际贸易壁垒得到有效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贸易频率迅速增加,贸易额稳定增长。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跨国公司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制造业由此得到整合。另外,世界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国际组织的相互合作,需要调整经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接踵建立,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赵永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材料二   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西方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不愿看到新兴国家发展,从而以种种“逆全球化”操作进行遏制。借助全球化,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扩张和金融资本跃升,但同时,矛盾风险也在加剧,如金融危机频发、产业空心化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在旧的转嫁矛盾做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美国就采取“脱钩断链”“筑墙垒院”等“逆全球化”疗法。近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比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仍不断下降,新兴国家占比不断提升。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然而,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和能力未能适应新变化,新兴国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凸显“逆全球化”制衡力量不足。

——摘编自丹青《“逆全球化”的成因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逆全球化”的应对举措。
2024-05-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在国内的网状铺展使新的风景被收进人们的视野。世界旅游业的兴盛为近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上海于20世纪20年代成为国内最繁华的国际化都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们的观念认知不断更新,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1923年,中国旅行社——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旅行社正式创办,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

历史学的发展必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有大量同历史学有关的旅游资源,许多地区是随着历史资料的发现和考古的发掘而成为风景名胜的。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因考古发掘而成为旅游胜地;陕西宝鸡的五丈原则因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于此,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往凭吊。可以说,随着历史知识的普及,人们探古访幽的旅游热情将会日益高涨。

——摘编自张屏《浅析旅游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旅游业兴起的条件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利用历史学推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2024-05-2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书》云:“除群凶,靖四海,功成之后,九锡自至。”司马昭先后六次被天子加赐“九锡”之礼。曹魏君主曹髦两加司马昭九锡之后,忧虑“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于是图谋放黜司马昭,因谋事不密,反为司马昭所杀。北魏宣武帝灵皇后之父胡国珍死后,朝廷“加九锡,葬以殊礼”。何以对死者赏赐九锡?《晋书》云:“深圣上之加隆,极慈后之至爱,宪章天下,不亦可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王朝的兴替过程中形成了由赏赐九锡——建天子旌旗——宣逊位诏书——移交玺绶——末帝逊位——新天子即位几个环节组成的皇帝加冕模式。南朝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些政权的缔造者均经历过先受朝廷的九锡赏赐,最后受末帝的禅让,继而建立新朝的环节。东魏的高洋也是通过先受九锡之礼,然后再禅代的手段灭魏建齐。北周静帝曾经两次授予相国杨坚九锡之礼,不久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逊位于他。大隋开皇元年二月甲子,羽翼丰满的杨坚即位登基。

——摘编自刘晓燕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九锡礼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九锡礼的政治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九锡礼兴盛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海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

——摘编自胡俊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的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依然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方向和目标。

——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海权”理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洋利用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泛政治化及自身僵硬体制导致WTO在全球经贸治理中被逐步边缘化,WTO受到美国这一主要成员的频繁抵制和批评。美国指责WTO对发达国家极为不公平,要求加强对不当竞争、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的重视,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利。中国则先后发布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其主要内容见下表)等。

改革领域

改革做法

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和紧迫性问题打破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僵局;严格对滥用国家安全例外的措施的纪律;严格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措施的纪律
增加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关性解决农业领域纪律的不公平问题;完善贸易救济领域的相关规则;完成渔业补贴议题的谈判;推进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开放、包容开展;推动新议题的多边讨论
提高世贸组织的运行效率加强成员通报义务的履行;改进世贸组织机构的工作
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尊重发展中成员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坚持贸易和投资的公平竞争原则

——据《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2020)》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角色的转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影响。
2024-05-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八”妇女节的部分纪念活动的主题。

时间

主题

1927年3月8日

我们女子要取得政治的平等,不但要使平民阶级的妇女能参政,而且要使妇女群众参加一切政治斗争。因为现在的政权还在买办军阀的把持之下!

1933年3月8日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是中国劳动妇女和一切劳苦群众解放的唯一出路。

1938年3月8日

我们要加紧把全国妇女组织起来,要扩大和巩固已有的组织来负担起现阶段的艰苦工作,配合起全国的抗战力量为未来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7年3月8日

打破数千年来在观念上及社会制度度和习惯上的封建束缚,使妇女能更好发挥她们的力量,支援爱国战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参加解放区的各种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主要以发表公开演讲、表彰先进妇女模范以及组织行业妇女集会等形式展开。各地还举办联欢会、游园大会和有关妇女科学知识的展览会。影院播放《赵一曼》《刘胡兰》等有关先进模范妇女英勇事迹的影片。《人民日报》刊发相关文章,对各行各业有突出表现的模范妇女事迹进行报道。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广大妇女怀揣着“谁说女子不如男”、争做“半边天”的豪情壮志,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投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建设中。

——摘编自李宏韬、陈秋兰《纪念与动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三八”妇女节纪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呼应时代要求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意义。
2024-05-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西班牙与葡萄牙大量人口移入拉美,其进程持续几个世纪。英国则紧随其后,重点向北美移民。19世纪,西班牙、英国对外移民趋缓,爱尔兰和德意志成刀里要移民输出地。19世纪末,相对落后的东欧和南欧又成为欧洲主要的移民输出地。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最大移民输入地的美国,其“边疆”开拓基本结束,原本高度开放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转向。进入20世纪,西欧对外移民数量大大减少,东欧地区的对外移民在一战之后基本停止。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材料三   对于早期殖民国家来说,能否稳固地控制殖民地,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本国移民的多少。而对于没有殖民地的德意志来说,移民则使“人口过剩问题在整个19世纪都显得微不足道”。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对外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欧洲对外移民减少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对外移民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