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1月,晋察冀边区在河北阜平成立。到1940年,边区征收的税种,除了村合理负担、救国公粮、田赋之外,还有工商营业税、烟酒税、印花税、田房契税、出入口税等,难以满足战争形势下财政支出急速扩大的需求。

晋察冀边区政府于1941年开始在边区境内推行统累税,即将各种税种合并征收,并减少了征收次数,但在边区复杂的租佃关系之下统累税征收产生了一些问题。1942年的统累税在税则上做了较大的修改,标准亩进一步适当做了下调;财产和收入分开计算;降低累进率。实行统累税的最初两年,贫农和中农的统累税负担比较重,因此在随后的减租减息中,边区政府比较强调反对地主的经济剥削,维护农民利益。到减租减息深入开展之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边区政府也开始注意到地主的诉求,努力平衡地主与农民的利益,地主也逐渐接受了统累税负担和减租减息政策。1943年的统累税减轻了低地租土地的土地税。一直到抗战结束,晋察冀边区的统累税在各阶层之间的负担情形有了较好的改观。

——摘编自周祖文《统一累进税与减租减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政府、地主与农民——以晋察冀边区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归纳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税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4-05-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在视察期间,他几次询问中国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对广东提出追赶亚洲“四小龙”的构想。他指出:“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广东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正式制定了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即“追龙”战略,并于1993年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为广东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中对于“追龙”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世纪90年代,广东主要以经济追赶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科技、整顿社会治安等。在经济领域,“追龙”战略经历了从总量追赶到质量追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外源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遇到困境,经济增长放缓。在进入21世纪之际,广东先后提出了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幸福广东”等,强调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追龙”战略从经济追赶走向全面追赶。1991~2010 年,广东GDP年均增速14.0%。但就人均GDP 而言,至2020年,广东乃至珠三角与亚洲“四小龙”仍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臧艳雨《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以“追龙”战略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广东提出“追龙”战略构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东“追龙”战略的主要特点,并谈谈其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直到清咸丰元年(1851年)基本沿袭明朝财政管理体制。这种局面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打破。巨额的军费使本已困难的财政雪上加霜,清中央政府无力支撑新兴的湘、淮军队,只好令其“就地筹饷”,承认了地方的征税权、制定税收政策权。各督抚乘机扩大自身权力,借口军务,截留丁漕各款供本省军需,用后也不上报户部,使奏销制度名存实亡。京饷拨解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清咸丰帝下旨各省以“所有该部岁拨京饷,著准其本年为始,归入冬拨案内,与各直省协拨兵饷一律的拨”,即督抚每年向中央缴纳规定数量的白银。这次政策调整等于默认了地方官员自行筹款的权力,也无力要求他们继续服从户部指挥。

——摘编自田牛《1840—1860年清政府财政分散对近代化影响问题研究》

材料二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我解放区的财经工作一直是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各解放区自有货币,自管收支,中央只做统一政策领导。这种分散管理的办法,在解放区被分割的情况下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全国解放后财经工作必须从基本上的分散管理前进到基本上的统一管理原则,否则,收支机关就会脱节,国家财政收支就不可能平衡,金融物价就会继续波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就难以正常进行。1950年2月,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财政经济会议,认真研究了全国财政收支、贸易、粮食、金融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作出了《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财政经济工作进入了由分散到基本集中统一的新时期。

——摘编自陈原、宋文庆《新中国成立初期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重大决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前后清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统一财经的意义。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神宗时,在全国推行保甲法。将乡村民户以十户组成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选派主户中财产最多、势力最大者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副保正。主户和客户有两丁以上者,抽一人为保丁,训练武艺。每一大保夜间轮流派五人巡逻,遇有盗贼报大保长追捕。同保内发生盗窃等案,知情不报,连坐之罪。哲宗元祐初,虽然下令解散保甲,但保留保甲或后来恢复保甲的地区也不少。

——摘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直至19世纪末期,英国仍然没有可以大致被称作地方政府体制的东西。它仍然处于由数千个任命的机构和选举的机构同时并存的“混乱”状况中,这些机构中既有单一目标的,也有多重目标的。19世纪中期英国中央主管机构的设立虽未妨碍地方加强自治权力,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和民主色彩委实有所加强,但仍未形成统一的地方管理系统。许多小镇邑仍由卫生局或教区区吏管理,民主气氛淡薄。

——摘编自孙宏伟《论英国地方自治的发展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时期保甲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保甲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19世纪中期以来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2024-05-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充分利用电子对抗来打击法西斯势力。19437月,英国空军制订了轰炸德国汉堡的“罪恶城作战”计划。724日夜,英国轰炸机群飞向汉堡。出乎德军意料的是,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成千上万架英军轰炸机。高炮靠雷达提供数据,但雷达受到干扰,高炮只能胡乱射击。英国的791架飞机中有728架飞抵汉堡上空,高爆弹、燃烧弹似雨点一般落在汉堡市内,许多高炮阵地被炸毁,大批建筑物淹没在火海中。其实,德军雷达上出现的成千上万架轰炸机,只不过是英国人为压制德国雷达发明的一种铝箔条干扰方法,这是二战中电子对抗的精彩一幕。此外,盟军在194466日至718日进行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也成功地运用了通信欺骗、反雷达伪装、干扰佯动、火力摧毁等多种电子对抗手段,保障了登陆战役的胜利。

——摘编自李大光等《影响欧洲战场的重大军事科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空军“罪恶城作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盟国对法西斯势力的“电子对抗”。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国的档案文书正本都要集中到中央,供皇帝查阅。随着档案文书的增多和细分,汉代统治者建立了更多的中央档案保藏处所来收集和保藏天下档案,著名的有石渠阁等,东汉有石室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各类档案主要集中保藏于三省,另外还有一些专门档案馆库,如唐代的甲库等。宋代设置架阁库等收藏各类档案文书,将县以上的国家机关的重要文件集中在中央档案库。明清两代的档案更为集中。如明代的黄册档案,由县具体负责编制,县以下的坊、厢、里等基层组织将甲首所造文册“攒造一处,送赴本县”,各县经州府将黄册档案上报中央,集中收藏于后湖黄册库。

——摘编自杜道运《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思想研究》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图书馆系统可分为四大类型,即官府图书馆(以皇家图书馆为主体)、私家图书馆、寺观图书馆和书院图书馆。四大类型图书馆在功能表现上的一个共同点是:治书以供治学。以皇家图书馆为主体的官府图书馆,其主要职能虽为“藏秘书,处贤才”,但其日常业务工作仍然是治书,且治书的目的仍然首先表现为供学者治学之用。在中国古代,许多私家图书馆的藏书之富、校勘之精、保护之良、编目之优不亚于官府图书馆,即私家图书馆的治书水平很高。与官府图书馆不同,私家图书馆是满足社会底层读书人治学需要的文献保障力量之一。

——摘编自蒋永福、张世颖《治书以供治学: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图书馆与档案库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谈谈给我们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集大茶园、公司制、机器生产于一体,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英属印度等地茶业强烈冲击着中国传统手工制茶业,颠覆了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世界性茶叶市场的形成,产生了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国际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国际茶叶价格,这种茶叶贸易方式的根本变化,有人称之为“茶叶革命”。1896年开设的福州焙茶公司是近代中国设立的首个机器焙茶公司,其制出的茶获得好评,获利甚厚。当地官员对公司高度重视,亲自到场视察加以鼓励。福州尝试机器制茶的消息迅速传播,不少地方争先仿效。此后,汉口成为尝试制器制茶的后起中心,温州、祁门也占有重要地位。总之,晚清民国时期,机器制茶虽不无热闹,“但均系一隅试办,无裨大局”。

——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机器制茶业的兴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恢复和茶叶机械化事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国茶叶以大宗红、绿茶生产为主,红、绿茶加工机械是这一时期制茶机械研发的重点。20世纪末多槽式扁茶炒制机和长板式扁茶炒制机研制成功,使包括龙井茶在内95%以上扁形茶炒制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加工。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研发出人工环境温、湿度控制的做青设备。90年代我国台湾的乌龙茶加工成套机械传入大陆,开始建厂生产,使大陆乌龙茶加工实现了机械化。为适应茶叶产业化和集约化加工的发展需求,近几年茶机的研发重点转向了茶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

——摘编自权启爱《新中国茶叶机械的快速发展和茶机行业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机器制茶业兴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机器制茶业取得成就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后半期以后茶业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4·河北·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次世界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动,是随第三次全球人口大迁移而起的。这次人口大迁移发生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1830年,欧洲人口迁移无论是往新大陆的迁移还是往旧大陆的迁移,都开始达到新顶点。18011840年,仅外迁人口就达150万人,19世纪40年代后,人口迁移数量更出现戏剧性增长……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外迁人口共5000多万人,主要迁移流向仍是美洲,其中主要是美国。18211840年,美国共接收欧洲及其他地区迁入人口743万人,18401890年,增至14685万人,18911915年,又增至16943万人。

19902013年,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增加了7763万人,其中北美洲增加最多,为2532万人,其次是欧洲、亚洲,分别增加了2340万人、2093万人。从流向的变化看,“南—北”(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仍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19902013年,国际人口迁移增长的54%归因于“南—北”迁移,31%归因于“南—南”(发展中国家之间)迁移。

——摘编自方英义《国际人口迁移后果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初人口分布格局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因素。
2024-05-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攀枝花的设想,1964年建筑队从四面八方来到攀枝花,正式拉开了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序幕。1974年,攀枝花钢铁基地已初具规模,已基本成为一座以钢铁为主,包括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和建材等各种产业的大型工业基地。

1965年初,国务院10个部委的5万多名职工从全国各地汇集到攀枝花;中央军委调遣铁道兵5个师,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集中分配及相继调到攀枝花市的有56人;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设计……组织了来自全国100多个科研、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单位及其他有关行业的1300人的设计大军,他们进行了一场在世界工业史上罕见的弄弄坪“设计大会战”。

——摘编自张鸿春《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是中国三线建设的缩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攀枝花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攀枝花城市建设的认识。
2024-05-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漫画家张乐平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见到了很多无依无靠的孩童,由此创造出著名漫画人物“三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与漫画:张乐平笔下的三毛

材料一   119351937年早期的三毛作品之一《爱国未遂》。三毛见宣传画上老虎吞下中国版图,号召孩子打虎,却被警察关进笼子,笼子上书“捣乱分子,特此示众”。图21946年《三毛从军记》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幅。胜利后的三毛在阵亡将士墓地中,墓地的道路呈现代表胜利的“V”字形。

材料二   当长沙吃紧的时候,宣传队发动对敌宣传,绘制巨大醒目的壁画和日文标语。后来敌人艺术宣传队看到这些画,(日军宣传人员)有若干人被激发了天良而放下画笔黯然回国。由长沙撤退时,国民政府全然不顾宣传队的死活,宣传队只得抛弃了私人物件,背负画稿材料,由田汉先生率领步行撤退。经湘潭到衡山,悲惨情形,莫可言状。这时候的衡阳,因受长沙大火(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焦土抗战”为名火烧长沙,发生于19381112日)的影响,人心浮动,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宣传队抵达的第一天就连夜赶制画稿,于第二天开出展览会,以淡静的工作来安定浮动的人心,收效是极大的。

——摘编自张乐平《我的漫画生活张乐平》

图3长沙大火前夕张乐平在街头绘制抗日大壁画
(1)解读图1蕴含的历史信息,并推测图2中作者的心态和对局势的看法。
(2)有人从成书时间和漫画作品特点等方面评价《三毛从军记》史料价值不高。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2024-05-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