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命题解读
多因素的互动耦合引发成功改革若没有较强主体力量难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较好的初始条件与较大的创新力度间有显著的替代关系;较复杂的外部环境并不会造成显著阻碍,反而能成为变革的驱动力;“创新力度”作为辅助条件,其大小并不必然导致改革的成败,要与其他条件协调才能生效
强主体的改革容易成功在封建集权制国家,皇权至高无上,人治色彩浓厚,帝国权力的实际主宰者(不一定是皇帝)对于改革所持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措施、过程要求与创新力度相辅相成一方面,措施过少会导致失败,即未及时变革、配套措施不足容易失败;另一方面,在弱主体的前提下,措施过多则会加速失败。这意味着成功的改革需要措施数量、主体力量和适度创新相匹配
改革呈现历史周期律,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一般来说,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所以改革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贞观之治均处于王朝的前期,初期的改革更能发挥基础优势,或者及时逆转劣势
核心条件的缺失致使改革失败失败改革的分析有四个核心条件(较差的初始条件、较弱主体力量、较少变革措施、较低执行要求)

——摘编自徐国冲、潘玲珑《改革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定性比较分析》

上表是学者对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考察后提出的命题及解读,根据材料,提取一个关于变法和改革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述充分,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推出的一档微纪录片栏目。

《国家相册》部分剧集的题名和剧情简介

集数题名剧情简介
32中国寻油记60年前,因为国家缺油,北京街上曾一度出现了烧煤气和烧煤的汽车。面对国际禁运和“中国贫油论”,中国科学家和石油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
72白菜的味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家家户户入冬都要存上几百斤的大白菜,主妇们各展绝艺把白菜做出花样来
74走,咱赶集去!起个大早,梳妆打扮,扶老携幼,赶驴拉车。赶集,是买卖,也是社交,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狂欢,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82那年流行色苏式“布拉吉”,上海“假领子”。想美又不敢太美,想与众不同又不愿太不同,想“体面”又囊中羞涩。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把街头吹得五彩斑斓
91我想对你说BP机、“大哥大”、磁卡电话,你用过吗?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通讯工具日新月异
94少年大学生改革开放之初,一群被称为“神童”的少年被送入大学,这些“少年大学生”的身上既有“大科学家梦”,也背负着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热望与压力
142(抗疫特别节目)武汉“不服周’“老子是武汉”“不服周”“不信那个邪”,武汉话里;有着武汉人的胆气
根据材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相关知识,选取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只存在了短短72天,它的活动即使在巴黎也没有真正、完全地展开,所以它只能是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的预演。列宁指出:“既然存在着这种苏维埃,既然它们是政权,那在俄国也就存在着巴黎公社类型的国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列宁认为,苏维埃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是巴黎公社民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摘编自林建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十月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央电视台为弘扬茶文化制作的一部纪录片。下表为部分集数简介。

集数简介
1《土地和手掌的温度》:无论是远在云南古茶园(注: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的普洱,还是在遥远北方的北京茶馆里的龙井,都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演绎
2《路的尽头》:广袤的大地,不同的族群,中国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一起
3《烧水煮茶的事》:一千多年来,东方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唐朝人煎茶喝;宋朝人创造了点注的喝法;而日本人在对茶道传统的恪守中熏陶着本民族的心灵
4《他乡故乡》:不论种族,不论国家,茶将人类完美相连。奶茶最初由印度移民带到马来西亚,中国祁门红茶一经问世便征服了西方人的味蕾
5《时间为茶而停下》: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国家既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然而英国原本不产茶叶,为了茶叶,他们不惜付出金钱、冒险甚至战争等巨大的代价
根据表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6-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很久以来史学家们更相信“黑暗的”中世纪具有革新的能力,显示的是一种新的因素,而不是像5世纪或6世纪时那样非常遥远的过去的继续。如中世纪意大利的各城市从10世纪起,在欧洲与拜占庭和各伊斯兰教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发挥着根本的作用。弗兰德勒的城市根特、布鲁日和伊普尔的主要活动是生产毛毯,这些城市都没有任何传统的影响。在意大利,城市很快购买到新土地,奋起反抗庄园主和城堡主的权力,把他们对农民的控制化为乌有。后来(14世纪)更为特定的市民文化在意大利出现,有两类文学作品,一是商人的“回忆录”,一是“交易手册”。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史学界有“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提法,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2024-06-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9章大西洋世界的革命和民族国家
人民主权和政治动荡
启蒙思想和革命理念
美国革命
法国革命
拿破仑的统治
革命的影响
海地革命
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
新思潮: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检验革命理念的局限性:奴隶制
检验革命理念的局限性:女性权利
欧洲民族国家统一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共同体的出现
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乔格勒《新全球史》

从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史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   

铜奔马,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史料二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史料三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闾阖,观玉台。”

——西汉武帝刘彻《天马歌》

史料四   

画像石是汉魏时期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中,汉代画像石上有大量反映出行、征战和升天的奔马形象。

从上述史料中选取两则史料说明其史料价值,并围绕主题“天马与汉代的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2024-05-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铁路修建概况
1876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即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
但经营了一年多, 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1881清政府洋务派主持修建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路的序幕。
1903中东铁路正式运营, 这是列强通过修建铁路攫取中国资源的标志。
1909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并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1911截止辛亥革命爆发前夕, 清政府时期共修建铁路9100公里, 但其中只有 1800公里属于清政府拨款自建、赎回或商办。
1912民国政府宣布统一路政,将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收归国有, 用于抵借外债, 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
1928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 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
1945抗战结束前夕,国民党政府实际管辖的铁路里程只有1400多公里, 就是说除东北、台湾省铁路全部丧失外, 又在抗战期间丢掉95%
1949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1810公里,铁路机车以蒸汽机车为主。
1952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1975对宝成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完成, 中国铁路首次实现电气化。
2017两列复兴号动车组率先从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宣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一个新时代。
2008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21截至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高达15万公里, 全国高铁汇总里程数也突破4万公里, 位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苗秋林《中国铁路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01)

从表格中提炼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明清之际“西学”的不同评价

观点内 容
观点一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外,外来文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观点二作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组织-耶稣会,它不仅敌视一切新的思潮,如近代科学、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与教会的民族化,而且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规定了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并不可能是先进的科学,也就规定了耶稣会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科学与思想不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点三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学,其功绩在于使中国在17世纪初即得以了解最终成长为现代天文学的西方天文学,使中国开始走入世界天文学的共同轨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来保钢帅——解放列车
这是1958年“大跃进”中行驶在东长安街的汽车列车。正面标语是“解放列车保钢帅”
侧面标语是“钢铁元帅请升帐!”车上装着满满的正是炼铁的焦炭

来北京学制瓷——阿尔巴利亚工人
阿尔巴利亚曾经派来一批工人在北京市大华陶瓷厂学习制瓷技术。1957418日摄

送货上门的售货员—刘春年
刘春年,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米市大街副食品商店的工作人员。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方便群众购物,刘春年用改装的三轮售货车送货上门,油盐酱醋、火柴肥皂一应俱全

赤脚医生——陈玉荣
“赤脚医生”这个词在1968年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随之流行。南方水田多,农民赤脚,为了贴近农民,有些卫生员也赤脚,故称“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大量采用中草药和针灸疗法,一度扭转了中医在20世纪日渐衰微的社会影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见证者——申纪兰
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后,积极推动老区经济建设,为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左图为2012年记者采访申纪兰

——摘编自贺家宝、郝致柔《见证:老报人镜头下的中国进步史》等

如表集中了共和国成长的几个瞬间,围绕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瞬间,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4-05-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