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摘取的河南地区1840——1911年三个阶段经济发展及社会现状描述。

1840—1894豫地农业未有甚大的突破发展,总体显现困顿的状态,只在局部方面有些许进步,如越加成熟的精耕细作、某些产物单产的大幅提高等。
1895—1901外国投资的煤矿和商行增多;外国教会建立的天主堂、耶稣堂在大多数县
市都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放弃世代沿袭的耕织结合的农业,越来越多的种
植棉花、烟叶、油料等经济作物,兼搞手工业,或专门从事手工业。
1901—19111904年卢汉铁路(北京到汉口)南段通车,驻马店火车站周围商贾云集,竞相建房开店,迅速形成新市区,成为郑州、武汉间的重要商埠。铁路全线贯通后郑州作为商品集散地的趋势渐趋明朗,1905 年河南巡抚陈夔龙上奏申请开放郑州为商埠,被获批准。不久以后,驻马店、洛阳等地也逐渐开埠。随着河南商会的发展,各商会的成立不仅反映了豫南绅商势力的崛起,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商情沟通和商业稳定顺利发展。
综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资本的区域性被彻底消解,伴随着广阔的国际市场及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构建,资本的网络化随之而来。资本网络化流动和扩张的趋势,从经济领域开始,向着文化领域延伸,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文化全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在文化贸易场域中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摘编自徐望《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形势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

——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变化对大西洋沿岸及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变化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3-07-17更新 | 3459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三中、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表现。国际格局一旦形成,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持续发挥作用,但国际格局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发端于500年前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轫。这一国际格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发生变化。而当前,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全球治理需要变革,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竞争并加快重组的时期。

——摘编自杨洁勉《辩证把握国际格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

1903-1910年,翻新小说在中国非常流行。翻新小说是指对经典名著进行续写,借用其人物形象,置换其活动空间和行为价值而形成的新式小说。其中吴趼人的《新石头记》是代表作之一,表3是该书设计的“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两个情节。

情节一宝玉道:“我在街上走了一趟,看见十家铺子当中,倒有九家卖洋货的。我们中国生意竟是没有了。”薛蟠诧异道:“奇了,奇了!怎么你也谈起生意经来了。”宝玉道:“我不是忽然要谈这个。我想国人尽着拿东西来卖给中国人,一年一年地不把中国的钱换到外国去了么。”
情节二宝玉看到教民杨势子无故殴打贫民王威儿。县官本打算各打他们20板子以示惩戒,但得知杨势子是教民后,立即将其释放,紧接着就把贫民王威儿打得鼻青脸肿,并对他说:“你那里不好去闯祸,却走到本县治下来得罪教民……须知本县的前程,不是给你作顽意儿的。”

——据冯玉恒《近代科学小说内蕴研究——以〈新石头记〉为例》等

(1)对“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这一设计加以解读。
(2)编写一段“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的新情节。(要求:表述成文,言简意赅,符合原文情境。)
2023-05-10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价值评价

序号

价值评价

“哥伦布发现新世界的首要意义,在于结束美洲与世隔绝的状志”“西应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来

到,并不是一钟破坏性征服,而是欧洲人把旧世界的文明传播到新世界过程的一部分”

“(哥伦布等殖民者)对拉美金铁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拉美人民的残酷屠杀,使拉丁美洲的社金

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毁灭“(哥伦布等人绝不是)传播了文明,而是毁灭了文明”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发现”美洲价值判断体系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

自秦迄清,主要王朝之中,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之覆灭,都是亡于内乱。唯独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宋朝立国的320年间,不是没有昏君奸臣,也不是没有民众造反。那么,历代王朝,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语其大者,盖在于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是也。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仁宗天圣五年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宋会要辑稿·食货》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2-03更新 | 726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启蒙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是在民族存亡的压力下有识之士为国家寻找出路而选择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启蒙知识分子在启蒙者和救赎者的双重角色中,所追求的现代理念和现代制度,以及现代文明,最终在‘救人’与‘救国’的双重诉求中走向‘国’”这是中国近代启蒙和现代化的独特之处。救亡的目的性导致启蒙思想没有成为启蒙者的政治信念,没有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理论精神,而是使之服从于救国的政治情怀,把它用作达到外在治国平天下政治目标的工具。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看法,并予以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