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国际性官方医疗组织发展概况(部分)

组织时间及地点(总部所在地)概况
国际公共卫生局1907年,巴黎监测鼠疫、霍乱、天花、斑疹伤寒和黄热病在全球各地的发病情况,尝试为欧洲国家制定统一的卫生和检疫标准
国际联盟卫生处1920年,日内瓦其下属的几个特别委员会讨论过疟疾、天花、麻风病等的全球发病情况,实际作用远不及美国某基金会发起的攻克黄热病和疟疾的计划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日内瓦借助各国政府提供的配合,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医学知识应用于落后地区

材料二   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以后,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管理对人类生活状况的影响已经真正地全球化了。在大部分地区,传染病已不再重要,许多传染病在它们原本多发且严重的地方已呈衰退之势。……现在若要理解传染病曾经对人类,甚至就对我们的祖父辈意味着什么,都需要想象力了。

——据[美]威廉. 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等

上述材料是学者从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维度对20世纪传染病与人类社会关系变迁的阐释。另选一个维度,列举相关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20世纪人类社会变迁的某一侧面作出阐释,并得出结论。(要求:列出三条以上有关联的史实,结论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角度不得与材料重复。)
2024-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26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指政府为民众提供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管理的运作方式,主要受国家政治制度、官员管理、法律、教化、基层自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治理组合,从而实现了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据曾庆捷《围绕治理能力的政治发展:国家间差异的历史起源》



从图中任选两个影响国家治理的相关因素,提炼观点,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秦之变”“晚明大变局”
●郡县制之推行
●井田制之废弃
●工商业大都市之发展
●山泽禁地之解放
●货币之使用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

—据钱穆《国史大纲》

● “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
●江南市镇兴起
●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文人结社与言论

—据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从社会变革的整体视角比较如表所示两大变局的不同之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4-02-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某一中国古代历史教学目录第四讲及第一条子目。

第四讲 清朝前中期的社会变动
君主专制的加强
建立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实行文字狱
二三四
根据所学知识,仿照第一条子目,为该讲补充三条子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等角度思考,每条子目下需写3个史实。)
2024-02-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有特色,亦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不仅以著述众多而闻名,更以善于变化而著称所以他的老师康有为称他是流质易变,也有人称赞他是顺应时势的爱国名家。

时期个人事迹(主张)
戊戌变法追求科举致仕变而为倡导变法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联袁、附袁而转向倒袁;
请以材料中的“善变与爱国”为视角,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4-02-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选两幅图片,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2-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也因为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客体而具有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围绕“红色旅游”,选取以上任意一幅图片,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宣讲红色历史、传播革命精神。(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2024-02-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列文物见证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物信息介绍
“书同文字”木方该木方用诏令使用的篆字写成,其内容说明秦朝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以及官职、法律等方面的用语。
上林三官五铢钱铜范古代铸币模具称为“钱范”。西汉初年,私铸钱盛行。汉武帝“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此文物是武帝时期实行货币专铸政策的实证。
唐景龙三年尚书比部符该文物是唐代尚书省向各州府下发执行的政务文书,文书中载“牒奉者:今以状下,州宜准状。符到奉行”。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八思巴受封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此后,元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师制度。此印为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的印信。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等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拟定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运用至少2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00—1850英国蒸汽动力推动工业生产能力飞速增长。
1802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限制童工劳动时间并提出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教育。
1839英国出现了第一张火车时刻表,把火车运行流程精确到了分钟。
1848—1849英国爆发霍乱,伦敦大约有15000人死亡。
1836—1848英国爆发宪章运动。
184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0英国城市人口超过60%
1851英国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
1851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4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