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材料一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解读材料二的观点,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补充一种因素,说明理由。
2024-06-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在人口迁徙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交汇、冲突、融合。图为人口迁徙、族群、文化三者关系图。

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上某一人口迁徙事件或活动,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迁徙加以阐释。(要求:运用图所示三者关系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迁徙进行阐释;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历同学和小史同学在探究某一历史主题时,搜集了以下论著:《拉丁美洲被切开 的血管》《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黑色大西洋:现代性与双重意识》《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近代亚洲与殖民地的抵抗》。

指出他们探究的主题;围绕该主题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主题简明,论 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探索文明兴衰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理解作为文明之灵魂的文明本体精神,即任何文明都具有的精神文化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文明本体精神是在文明生长和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任何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见表)。

挑战一:如何面对自身沉淀下来的观念和风习(1)必须承传的精华部分;
(2)必须改造才可继续发挥作用的部分;
(3)必须抛弃的有害的糟粕
挑战二:如何对待他者文明(1)吸纳和引进有益的积极性成果:
(2)拒斥有害的观念;
(3)不学习但尊重只适应他者文明自身的特殊产物
挑战三:如何面向新的时代要求(1)能适应性调整和更新;
(2)进行新的创造

——摘编自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

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进行阐释。(要求:以某一文明本体为例,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时间递进常指一个社会靠自身的动力机制向前发展,而空间传动则指社会的发展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实现嬗变。在时间递进型动力作用下所实现的社会转型是其内在矛盾展开、激化、质变的结果,它给价值系统带来的往往是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刺激下发生的,价值系统内部呈现的通常是内与外、中与西、自生的与舶来的冲撞与涤荡。

——摘编自李培超《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内容

出处

“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

清代笔记:屈大均《广东新语》

“(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

明代笔记:陈懋仁《泉南杂志》

“(松江)肆中收布之所,曰花布纱庄。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储其余为一家御寒具,兼佐米盐。”

清代地方志:蔡自申《金泽小志》

“(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

清代笔记:沈云《盛湖杂录》

“(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清代地方志:张霖《石门县志》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请运用上表材料对此观点予以说明,并指出运用这些材料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局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湖北随州是周朝时期随国的国都。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该地发现了13座曾侯(国君)的墓葬,因此有学者提出“曾国即随国”的观点。以下为相关证据:

组别序号史料   出处相关信息
第一组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编钟的铭文先祖南宫适因功受封南土,在曾地建邦。
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铜缶的铭文楚王将女儿芈加嫁至随国。
第二组曾侯与墓编钟的铭文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春秋时期吴国伐楚,在吴破楚入郢之战后楚昭王逃奔曾国。
《左传·定公四年》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
从两组证据中选择其中一组,对“曾国即随国”的观点加以论证,并说明该组证据优于另一组的理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新航路开辟、光荣革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俄国农奴制改革、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两极格局、世界贸易组织。
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有逻辑关联的关键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关键词,观点明确,联系符合逻辑,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联邦德国、苏联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

——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1950—1976年中国与以上四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并加以解释。
2024-04-23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社会变迁类型】

材料   人类社会的变迁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Ⅰ.渐进性微变: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积累性社会变迁。

Ⅱ.突发性微变: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革新性的社会变迁,例如农业社会形态内发生的改朝换代的“革命”,大都属于这一模式。

Ⅲ.创新性巨变: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革新性社会变迁。

Ⅳ.传导性巨变: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外因诱导性巨变。

——摘编自罗荣渠《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请以“社会变迁”为主题,从Ⅰ、Ⅲ、Ⅳ三种类型中任选一种类型,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