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一览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主要内涵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摘自红网《浅谈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


根据材料,提炼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主要内涵,并选择其中任意一项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选项准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825

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1866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44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71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82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1861-1865

美国内战

1884-1885

帝国主义列强在柏林召开瓜分非洲的会议

1864

“第一国际”成立

1881-1899

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6年,一株咖啡树经摩卡港转到荷兰,使荷兰人在咖啡种植的竞争中取得上风。

1658年,荷兰人开始在锡兰培植咖啡。

1699年,荷兰人使爪哇出现了第一批欧式种植园。

1715年,法国人将咖啡树种带到了波旁岛。

1718年,荷兰人把咖啡带到了南美洲的苏里南,拉开了世界咖啡中心地区(南美洲)种植业飞速发展的序幕。

1723年,法国人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GabrieMathieuDeclieu)将咖啡树苗带到马提尼克岛;

1727年,南美洲的第一个咖啡种植园在巴西帕拉建立。随后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栽培。

1730年,英国人把咖啡引入牙买加,这之后富有传奇色彩的牙买加蓝山咖啡开始在蓝山地区生长。

1750—1760年,危地马拉出现咖啡种植。

1779年,咖啡从古巴传入了哥斯达黎加。

1790年,咖啡第一次在墨西哥种植。

1825年,来自于里约热内卢的咖啡种子被带到了夏威夷岛屿,成为之后享有盛名的夏威夷科纳咖啡。

1878年,英国人使咖啡登陆非洲,在肯尼亚建立咖啡种植园。

1887年,法国人带着咖啡树在越南建立了种植园。

1896年,咖啡开始登陆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

——摘编自《咖啡的起源与传播》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3-02-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四幅历史图片展示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相关历史事件或场景。



从以上图片中任选一幅,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关键词,并加以解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的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的相关法律。

内容出处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
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年缴纳直接税达3个工作日工资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不纳税者或纳税低于这一数额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1791年宪法》

材料二   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的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的。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评析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民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把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8个阶段

阶段内容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
第三阶段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苏联模式
第五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
第七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纪元
第八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据周进《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不同的地方是有的,例如,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

——据陈漱渝《鲁迅和他的论敌》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文学”与“阶级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即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中西文化的最初撞击中,破天荒地发现了在至高至善至美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不足,需要用“夷技”来弥补和纠正。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历经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三个阶段,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围绕材料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可从材料提取或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7-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初期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战略——“优先战略”和“平衡战略”思想。优先战略是一种防御型的经济措施,它一般是快速提高国家当前所急需产业部门的实力,扭转国家在重要产业部门长期处于劣势的局面,其发展方向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平衡战略则是一种全面型的经济措施,这种战略必须是在国家安全得以充分保障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下才能实现。中国能否过早实施“平衡战略”,推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过去史学界对此问题回答的口径几乎一样,认为:“过早地实施‘重工业优先战略’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轻重经济比例的失调,对后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而笔者认为在建国初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条件下,“优先战略”是必要的。

——摘编自黄翰鑫《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战略问题的宏观探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战略”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文主义可以说是西方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产物。实际上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可追溯至古代希腊时期,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杨春苑、李春荣《论西方人文主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人文主义”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2-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