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中原与周边各民族之间形成了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些交流和交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源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民族的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古代中国从中原地区不断扩展成为领土广袤的“大一统”国家。“大一统”可谓中国历史转动之轴心,不断推动各民族交融与发展,从而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

——摘编自刘余莉、程丽君《“大一统”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显然,自两汉之际以来,江南经济确实得到速度明显优胜于北方的发展。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这时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经济区的重要性亦即从这时开始以日益加快的步伐迅速增长起来,而关中和华北平原两个古老的经济区则在相反地日益走向衰退和没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巨大变化,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怎样显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8-3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西方主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概况

国家相关法案主要规定
美国《义务教育法》(由马萨诸塞州颁布,1852年)等8~12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周(到19世纪末,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颁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
英国《初等教育法》(1870年)对5~12岁的儿量实施强迫教育,由财政拨款开办的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
德国《普通学校法》(1872年)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设基础学校(4年制)和高等国民学校(4年制)
法国《费里教育法》(1881~1882年)6~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迫性的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

——据文进荣《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西方国家近代教育发展的某一共性特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体现材料信息,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3-07-08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直接地说,变法就是从上而下的改革。就中国古代变法或改革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王朝初期的改革(“建章立制”);二是王朝中后期为克服其困难局面而进行的变法改革。

——摘编自李卫兵《关于我国古代变法和改革的思考》


从材料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采,字君载,生活年代大致在南宋高宗至孝宗年间,与朱熹生活在同一时代,曾在多地担任县令等职。他著有家训《袁氏世范》,摘录如下

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食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

桑、果、竹、木之属,春时种植甚非难事,十年二十年之间即享其利。

池塘、陂湖、河棣,蓄水以溉田者,须于每年冬月水涸之际,浚之使深,筑之使固。遇天时亢旱,虽不至于大稔,亦不至于全损。

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无常产可依,而欲为仰事俯育之计,莫如为儒。其才质之美,能习进士业者,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贵,次可以开门教授,以受束修之奉。其不能习进士业者,上可以事笔札,代笺简之役,次可以习点读,为童蒙之师。如不能为儒,则医、卜、星相、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摘编自袁采《袁氏世范》


从上述材料中发现一个历史现象形成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货币不仅仅是市场交易的媒介,更是一种权力,它不仅对社会财富具有“分配效应”,同时也能够为货币发行者直接带来财富,货币从产生到被普遍接受与国家权力密不可分,这就是货币的政治逻辑。货币的权力特征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往往不能遵循以“效率”为原则的市场逻辑,而是充满着国家间的博弈和斗争。

——摘编自赵柯《货币的政治逻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外在脉络而论,中国对民族的想象与构建,深受国际现实政治条件的限制。作为民族主义的后进国家,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是在列强交逼的不利情势下被迫展开的艰难工程。因而,中国的民族主义从一开始,所追求的一贯目标便是建立起一个对内足以凝聚国民,快速进行经济现代化,对外足以有效动员,以与其他国家进行生存竞争的强大国家组织。

——摘编王尔敏《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民族主主义的发展”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2-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经济起飞阶段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提高生产性的投资率,使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二是要建立和发展一种或多种重要的制造业部门,近代经济成长实质就是部门成长过程;三是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并且能广泛用于生产领域;四是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摘编自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国家经济起飞”为核心,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古巴人民开始了反对亲美政权的革命战争,并于1959年取得胜利
1960年以来拉美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拉丁美洲经济体制等
1961牙买加决定退出英国拼凑的西印度联邦
1962年以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等拉丁美洲国家纷纷独立
1964巴拿马人民批起了反美风暴
1968年以来秘膏,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先后实行了石油部门的国有化,几乎所有拉美面亟的矿业生产国也在其他矿业部门实行了国有化
1968年以来重要的矿业生产国也在其他矿业部门实行了国有化
1970年为止重工业在整个拉丁美洲制造业的比重已占到52.3%
1975年以来拉美经济增长率从20世纪70年代前4年的7.5%降至19761978年的4.5%,这是近30年来的增长率最低值,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从21%上升到60%
1977拉美经济体制通过了《关于指导跨国公司活动的法律草案》,该草案限制了跨国公司的非法活动,与此同时,拉美仍阳是西方跨国公司在第三世界活动最多的地区
1980年年底巴西外债巴达540亿美元,石油进口费用和外情还本付息占全年出口(外汇)做入的75%。拉美人口中10%的富裕阶层的牧入占全地区收入的3%~60%

——摘编自高钻,张森根《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及其八十年代的前景


结合材料信息,拟定一个有关“拉美国家”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并得出结论。(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听)
2022-07-1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