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会议名称召开时间会议主要成果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10《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9《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1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上表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三中全会部分信息。从表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会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6-2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迁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在急剧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图1 隋朝“三省六部”制            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隋唐时期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红色精神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等。

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等。

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等。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雷锋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等。

改革开放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持之以恒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任一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涵作出历史解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清醒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把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田克勤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说明: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2-2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我再说一遍,正是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价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的文明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而这种新文明的奥秘就是我所谓良民宗教。这种良民宗教的第一条原则,是要相信人性本身是善的;相信善的力量;相信美国人爱默生所说的爱和正义的法则之力量与效用。可是,什么是爱的法则呢?良民宗教教导人们,爱的法则就是要爱你的父母。那么,什么又是正义的法则呢?良民宗教告诫人们,正义的法则就是要真实、可信、忠诚。每个妇人必须无私地绝对地忠诚其丈夫,每个男人必须无私地绝对地忠诚其君主、国王或皇帝。在此,我想最后指出,这种良民宗教的最高责任,就是忠诚之责任。忠诚,不仅表现在行事上,而且蕴藏于内心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有论据,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为二战后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

1945年,法国大力实施煤矿、航空、电力生产国有化政策;

1958年,《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5年,苏联实施新经济体制,利用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

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贬值;

1974年,联合国通过“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1975年,欧洲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经济、贸易协定;

1983年,第七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集体自力更生宣言》;

1993年,中国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从材料中选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事件,围绕世界经济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史实
秦汉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
隋唐唐朝高丽了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设置节舶式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
2019-03-29更新 | 1184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