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图示,根据材料并结合从秦朝到元朝的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科学发展和思想解放是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条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牛顿的经典力学,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国度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也使人们从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维更加科学化。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据王顺义的《西方科技十二讲》及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等改编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相信不仅存在着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的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让·雅克·卢梭提出了一些启蒙运动中最深刻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科学的实证、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启蒙自由、怀疑批判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启蒙运动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较文艺复兴更加明确和彻底,沉重打击了教会和专制政治。科学的进步通过广大公民的个人启蒙促进了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宣扬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为启蒙运动时代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8-20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历史线索由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组成。下列时间轴呈现了1928年的部分大事。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1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胡绳和陈旭麓的相关研究与论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代表观点

基本主张

“三次革命高潮说”1954年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
“新陈代谢论”陈旭麓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中,把1840-1949年11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建构了其以“新陈代谢”为旨趣的近代史新架构,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7-0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2-10-27更新 | 408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更是我国社会变化最大的历史时期;其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史学界争鸣颇多,以下为几种主要的观点

观点代表学者主要内容
“新陈代谢论”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变革与反变革、反复推进的时代。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27年大革命推翻北洋军阀政府和1949年共产党领导革命推翻国民党,这三次革命高潮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历程。
“民族运动说”章开沅强调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比反封建斗争更为重要。“近代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一种兼具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双重要求的混合型运动……是近代中国客观存在的发展整体态势。”
“沉沦、上升论”张海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整理自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以上任意一种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肯定观点并论证其合理性,也可以否定、补充、修改观点,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理由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合理)
2022-05-23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打1840年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之后,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近代的中国简直就是弱者的象征,于是,一部近代历史也就成了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大事年表。当一百年的屈辱历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回眸再望,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除了外国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这条线索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线索,即冲破封建的羁绊、走向世界的不断尝试,也就是利用外资的理论和实践。

——孔寒冰《近代中国历史的另一条主线》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5-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百年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都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也是一部可歌可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在党史中,处处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闪烁着科学思想的光芒,记录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总结了革命和建设成功的经验。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教育读本《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的一些目录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为研究主题,总结出一个成功经验,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立论正确,线索清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目录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1
一、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各种力量的限难探索   1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1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19
五、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25
六、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29
第二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36
一、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6
二、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40
三、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46
四、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始   52
五、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58
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67
第三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桂   73
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的制定   73
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78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84
四、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推进抗日民主运动   91
五、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开展整风运动   97
六、党的七大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03
第四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111
一、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11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16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21
四、夺取全国胜利纲领的制定实施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   124
五、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30
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筹建新中国   137
2022-08-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000年前埃及历法划分了洪水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其后又发明了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工具--影子钟。
公元前560希腊人发明了日晷(利用日影变化计时的工具),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计时工具及制定了先进的历法。
700-1000中国人开始使用水车驱动的漏刻(利用流水变化)来计时。
14世纪末机械钟在欧洲问世,主要满足僧侣生活需要。
1582格里高利历问世,即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
1656第一座摆钟出现(利用单摆定律计时)。
1847英国所有铁路使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884全球时区制度确定,格林威治时间成为全球标准时间。
20时间30年代末出现了更精确的石英钟(利用特定的频率振动计时)。
1952第一台铯原子钟(1500万年误差1秒左右)出现,后来世界计量大会将铯原子的振动频率作为计量秒的世界标准。
1964东京奥运会使用了第一台计算机计时装置。

——摘编自琳达·福尔米凯利(美)《计时:时间的历史与科学》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两处及以上),以时间计时演变为线索,自拟标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摘编自张邑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史实,自行选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以时序为线索,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2022-07-0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