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淞沪硝烟蔽晓天,全民抗日始开篇;将军奋死屠倭寇,战士捐躯俦铁拳;血染英名青史艳,兵枭贼首国门悬;尔来八十有余岁,难忘泪飞迎凯旋。”孙庆在纪念某次会战80周年写的这首诗中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计划D.使日本的侵华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法积则弊,法弊则更”

材料一   到战国初年,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要求政治权利,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求贤:“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与之分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问题:
(1)材料一、二中两次变法在背景上的相似处有哪些?(   
①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②都出现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③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④都处于社会转型的潮流之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材料三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20年……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统一的政策,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板、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历史的发展。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泰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2)根据材料三,归纳商鞅变法的策略。

材料四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既知比较宇内大大势,国体宜变,而旧法全除,宜用一刀两断之法。“维新派把变科举、废八股作为变法的第一步,接着又要求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这就使全国成千上万的官吏失去官位。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184条之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他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但是康有为等人却以其名声太臭严辞拒绝。

——许跃字《循序渐进是政治改革的基本策略——析戊戌变法》


(3)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维新派失败的原因。

材料五   秦孝公时,国家贫弱,守旧势力强大,东方六国又交相侵伐,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并最终统一了天下;晚清时节,社会矛盾激化,列强虎视眈眈,但戊戌变法的结果,却最终葬送了大清帝……历史上惊人相似的际遇,往往酿造出天壤之别的结局。

——蒙礼云《关于戊戌维新和商鞅变法的思考——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对“历史上惊人相似的际遇,往往酿造出天壤之别的结局”的认识。
2022-02-20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牛顿和爱因斯坦是伟大科学家,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他从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得现代西方文化的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05年,在物理学的地平线上,灿然升起的爱因斯坦这颗新星决定了此后二十年物理发展的道路,并在我们这们科学许多领域,具有决定意义的那些领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引自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

材料三   在我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光辉的巨人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或许比牛顿更伟大。

——吴国胜《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概括牛顿成就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简要说明1905年爱因斯坦这颗新星的灿然升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他或许比牛顿更伟大”?用一句话概括牛顿的历史地位。
5 . 2021年4月24日上午,在北京首钢园,“乒乓外交”中方亲历者梁戈亮与1971年访华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朱迪·霍夫罗斯特通过虚拟技术隔空打起了乒乓球,这场跨越太平洋、创新不失温馨的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把人们瞬间带回到历史的岁月里。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B.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C.开启了中美政府间的交流对话D.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2022-04-13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与意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确立的因素。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请举两例说明。
2021-09-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9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2020年的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颁布。该法将分裂国家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等列入严重犯罪行为并依法判刑;同时提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合法的言论、新闻、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该法赶在香港回归纪念日前颁布说明了
A.人民普遍支持一国两制B.规定了香港自治底线
C.消除了香港分裂势力D.否定了“港人治港”
8 . 1943年7月,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发表宣言:“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这一宣言却在国统区遭到封杀。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B.国民党极力维持一党专政
C.国民政府主张对日本妥协D.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9 .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在新年贺词中,有这么一句话激励着每一个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古往今来,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志士仁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开元纪事》

材料二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如图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材料五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古代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代,材料一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绩?
(2)“在炮口的逼迫下”,近代中国进入了怎样的社会?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年月日)
(5)材料五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各机关及学校放假日期。
放假日期放假事由及天数
1月1日
1月2、3日
3月12日
3月29日
7月9日
8月17日
10月10日
11月12日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放假一天
新年放假一天
总理逝世纪念放假一天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放假一天
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放假一天
孔子诞辰纪念日放假一天(限于学校)
国庆纪念日放假一天
总理诞生放假一天
上述节假日的设立意在(  )
A.强化国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控制B.建立政府和人民一致的意识形态
C.突出总理对民国的“缔造之功”D.借立法体现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