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3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三大史学家之一、古典“人本史观”集大成者,在整个西方史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希腊神话中包含希腊人对于“人”的观念的最初思考。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初步将哲学的视角指向了“人”。古希腊杰出医者希波克拉底强调医生应更多地着眼于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修昔底德亲历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和战争的残酷,他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既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前人著述,也没有留存的档案、史料,因此他奔走于希腊世界多个地区实地考察,一方面多了解、多询问,另一方面将不同目击者提供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修昔底德在解释历史事件时,能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并认为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才是导致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而非神明的意志,极力地赞美人、歌颂人,才使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加可靠,铸就了其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不朽地位。

——摘编自王旭《论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人本史观”》

材料二   先秦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本思想发展为线索反观该时段史书编撰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史家独特的历史见解和以人为重的史学传统。先秦史书在断限,即在选择要记载的人事内容范围上比较模糊,如《尚书》大抵记载虞夏商周之事,直至春秋战国史书在断限方面则变得比较确切。《尚书》之诸多篇目简洁却不明了,集中记叙周君主、周公、召公等少数人之言语。至春秋战国,为更有效地记载历史,以被史家所认定的人主活动的时间顺序为目,同时史家开始着重于叙事,其记载的人物数量急剧增加,并且这些人物事件的分布并不是零散的,相同人物的事件分布较为集中,使读史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史实。《左传》时,更出现了“君子曰”的论史形式,编者可以在“君子曰”后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评价等,这是比“春秋笔法”更为明确的以书史的方式介入现实政治的表述方式。

——摘编自蒋迪《从人本思想的发展看先秦史书编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人本史观”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本思想影响下的先秦史书撰写演变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学发展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东在反帝反封建道路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上作出贡献……

——刘云波《近代岭南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

请围绕“广东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要求:观点明确,逻辑通顺,史论结合)
昨日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某同学在对此历史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相关时空轴。

(1)请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表为某同学所收集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些大事。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2)依据表中描述,对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予以简要说明。

材料三:20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贫困地区变得越来越穷。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商业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人数超过了新工业所能吸收的范围,导致里约和圣保罗出现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军政府严重依赖核能和矿业项目的支持,这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高通胀耗尽了储蓄,并服务于外债,使巴西的经济陷入瘫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缓慢改善,但是隐藏的不平等问题从未得到解决。为控制高通胀实行的财政紧缩计划,差一点关闭了健康和教育系统。在这样不稳定的时期,国家本已很严重的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摘编自(美)凯文·贝尔斯《用后即弃的人:全球经济中的新奴隶制》

(3)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你认为以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出路在哪里?
昨日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序号时间事件
1950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312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从政治、外交、经济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2)从上表⑦—⑩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①: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机械时钟诞生于14世纪的欧洲,随后在英、法等国推动下,向世界各地传播。1540年,罗马教皇派出传教士来到中国,借由传播钟表想要秘密进入广东,但未能如愿。1583年,意大利教士罗明坚对自鸣钟作出调整,把欧洲一日二十四小时制改为一日十二个时辰,把阿拉伯文字改成中文,报时更加精确,逐渐得到中国民众认可。17世纪中叶中国工匠已经能够独立制作钟表,以家庭为单位,依靠手中工夫制作。清代初期,苏州、上海、广州和福州等地制钟业纷纷建立。康熙初年,专门建立皇家制钟工场,乾隆时期制钟工场进一步扩展,成为专门的行业和训练中心,制成的钟称“御制”,这些钟大多供官庭、皇族使用。

——摘编自陈祖维《欧洲机械钟的传入和中国近代钟表业的发展》

材料二:烟台德顺兴造钟厂始建于1915年,是中国近代钟表工业的发祥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品远销海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烟台后,德顺兴造钟厂赖以进口原材料的德商相继撤离,使得造钟厂产品质量下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更为低迷。新中国成立后德顺兴逐渐复苏,1952年德顺兴造钟厂年产钟表2300多只,产值达44万元。1954年德顺兴与新得、永业造钟厂实现了公私合营,合并为烟台造钟厂,此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由于传统的经营习惯,企业的生产仍受到一定限制。1987年,造钟厂组建为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逐渐形成以22条生产线为主体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体系和年产钟表1000万只的生产规模,并先后4次获得我国钟表产品最高奖——国家银制奖,公司继续加快技术进步,发展产品出口和合资合作,向着高技术、规模化、外向型方向迈进。

——摘编自孙学磊《德顺兴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械时钟传入中国的背景,并概括清代中国制钟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顺兴造钟厂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德顺兴造钟厂发展的历史意义。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6 . [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
昨日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7 . 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
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
昨日更新 | 4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说故事是先民们对生活的加工和艺术提炼,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记载是人们对过往的追忆和反思,是特定时期社会意识的体现。下表为中外古代部分传说的记载。

部分中外古代的传说故事

事迹出处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做诺亚的好人。耶和华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带着他的家人以及牲畜与鸟类等动物逃生。《旧约·创世纪》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的困苦,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山盗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被惩罚钉在高加索的山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汤问》
摩西带领希伯来人返回故乡,上帝将海水一分为二、开出一条道路给希伯来人行走。当希伯来人通过后,又把海水合二为一把后面追赶的法老军队淹没。《旧约·出埃及记》
根据材料中相关联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论证有力)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摘编自孟轲等《孟子》

材料二   先秦诸子之论战,实不及希(古希腊)哲之剧烈,而嫉妒偏狭之情大为吾历史污点者。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适合,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孔子)非先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法行不敢行,其学派之立脚点近于保守。孟子之距(批评)杨墨,则毫无论据,而漫加以无父无君之恶名……绝似村妇谩骂口吻,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汉武帝时期)儒学统一者,非中国学界之幸,而实中国学界之大不幸也。

——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1904年)

材料三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而不绝,主要因为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淬炼的科学真理,可为儒学的现代化、时代化转型提供助力。而儒学作为扎根中国土壤的思想文化,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及丰富内涵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肥田沃土,如“表正则何物不正”的社会规矩意识、“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辩证哲学等,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典支撑和理念补充。

——摘编自孙耀胜、王碧颖《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相融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孟子的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传统儒学的看法,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如今的青年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应秉持的态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