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5 道试题
1 . 商代遗址中已有铸造青铜钁的作坊,并出土了钁范,表明青铜钁已批量生产。周人重中耕,中耕的农具也是青铜制作的。《考工记》中记载,青铜农具生产由“段氏”掌管,木制耒耜制作由“车人”掌管;《春秋》中记载中耕用的“钱”即青铜铲和青铜锄。材料表明先秦的农业生产(     
A.青铜农具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B.周代木制耒耜的使用数量比前代有所增加
C.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把木质农具完全排斥掉
D.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人的世界地图




图3 欧洲人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World和天下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我们这个地球上,实际上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西方由于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164810月《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确立的世界(world)。另一个,则是中国的天下。

中国的天下,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穹盖一样,笼罩着大地。地上的中心,对应着天的穹顶。而这个中心,就在中国的中原地区,所以中国是中央王国。中国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心,而且在文化上也是中心。正因为这文化的中心地位,所以,中国的帝王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地上所有王国的权威合法性的来源。

——张鸣《开国之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40年前欧洲人和中国人在认识世界方面的异同,并指出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在形成和巩固“世界(world)”体系过程中的主要途径或方式。
2022-08-03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夷”秩序是在古代世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自身一套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由于长期以来,中华帝国乃是古代东方、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大国,因此这一体系的理念、原则和体制的构建,中国自然起了某种主导作用。明成祖朱棣说: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问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成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一”与“和”,是“华夷”秩序最本质的东西。这个“一”,就是要“大一统”,“一统华夷”。“和”的内容有三,即:中国不干预各国内部事务;中国对各国交往实施“厚往薄来”原则;中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朱棣派遣郑和出使的敕谕中说:“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语,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历史证明,中华帝国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确实做到了有“一”就有“和”。

——摘编自何芳川《“华夷”秩序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已具备了向外扩张的备件,当时,新的政治制度已经确立,由此而造成的政治冲突也已经结束。重商主义已经为朝野上下所接受,对外贸易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国计。辉格党长期执政-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保障,这个党代表着英国最失的土地贵族,但同时也代表以伦敦为基地的海外大商业利益。威廉三世继承王位后,英国就被拖进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就威廉的本意而言,他要把英国拖进荷、法之间的长期争执,从而有利于荷兰方面;但就英国而言,这却符合它已经面临的扩张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支持,尤其受到辉格党的支持。

——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所追求的“华夷”秩序的基本内涵,分析导致该追求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贵族代表们向路易十六呈交“陈情书”,废除旧制度中第三等级被迫服从的侮辱形式,例如下跪。这一事情发生在(     
A.英国B.德国C.俄国D.法国
2022-08-03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由退休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候选官员等组成的乡绅阶层,活跃于乡村社会之中。当时,国家权力逐步从乡村退出,出现“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情形。乡绅作为“居乡之士”和“在野之官”,既被乡民所崇敬,又是“惟一能合法地代表当地社群与官吏共商地方事务”的集团,成为乡村公共事业事实上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乡村治理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近代英国乡绅阶层是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在农村购买土地的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和有实力的大农等发展而来。中世纪晚期,国王为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委任乡绅担任地方治安法官、税收专员等职务,乡绅掌握地方治理权,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乡绅自治”。到17世纪中叶,乡绅占有全国土地近元分之一,成为占有地产数量最大的一个阶层。乡绅还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使下院成为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乡绅阶层在16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运动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乡绅之治”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清时期的乡绅阶层相比,近代早期英国乡绅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3月网络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在《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出现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局势有所缓和B.国家战略重心转移
C.抗美援朝基本结束D.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7 . 如表为晚清国家资本产业的资本数变化表(单位: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
项目1894年1911年
交通运输业169439390
纺织工业490200
煤矿业820588
金属矿、冶炼、石油6824606
机器和兵工业10711394
银行行业4489

A.近代航运业得到长足发展B.纺织工业发展受挫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政府投资重心转移
2022-08-03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3月网络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列示意图,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的章节题目结构顺序体现了(     
A.我国已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B.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高度重视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D.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基础
2022-08-01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题
9 . 1005年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签订“绍兴和议”,两者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0 . 汉代三公、刺史、太守等官员可以自辟属吏,被辟举的人即为举荐者的故吏。故吏一经辟置,即与举荐者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一些大家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这说明(     
A.门阀士族制度成熟B.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
C.地方掌握选官之权D.征辟制度背离其初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