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13日,在吕宋岛的马尼拉,河北岸的信奉基督教的华人居住区,晨钟都相继敲响。来自中国沿海港口的平底帆船,现在已经开始抵达这里。

1688年的世界上,正是这些帆船构成了把各地区联系起来的纽带。西班牙的大型帆船(alleon)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经济上看,马尼拉是17世纪下述两大重要经济活动的交汇点:一个是西属美洲银矿出产的白银大量流入,另一个是华人们的门类齐全的制造业的商业企业。无论是哪一年,都会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新世界”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新世界”需求量甚大的其他精美消费品。

于是,“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浮出了水面。

——摘编自约翰·威尔斯《1688年的全球史》

材料二   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在近代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

——摘编自全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汇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是一部“世界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工业“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这句话的认识。
2021-05-28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英统帅部之所以选择塞纳湾作为登陆地域,是因为有种种迹象表明,德军以为盟军最有可能在加来海峡沿岸登陆,故而将之列为重点防御,放松了对塞纳湾地域的防御。塞纳湾登陆地段处在英国南部各类飞机的作战半径以内,海军也能从东西两面对之进行可靠防御。至于登陆时间,粟裕以为之所以选在194466日清晨,乃是经过各种因素测定后认为这是登陆的最佳时间。一是这时能见度最好,二是潮水最大,便于登陆舰船靠岸和清除障碍物。

——摘编自《粟裕大将评点诺曼底登陆战》

材料二   毫无疑问,诺曼底登陆针对的是德国,但它又不只是针对德国,战役目的还在于阻止苏联西进。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问题,随着东西方争先恐后挺进柏林,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向罗斯福发电报称,“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苏联是一个独裁政权,它终结了我们熟悉和尊重的个人自由和民主”。杜鲁门总统继任后,哈里曼建议他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苏联野蛮入侵西欧。

——《诺曼底登陆是“冷战”的序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盟军选择在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诺曼底登陆是‘冷战'的序曲”的主要原因。结合二战后的有关史实,说明为了“防止苏联野蛮入侵西欧”,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1-05-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一中、广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当然,即使早在古代文明时期,也始终存在着某种地区之间的相互接触,如游牧部落向四面八方的入侵就是一个证明。但是,在古典时代,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农业和文明的扩展大大超越过去,商队的路线已遍绕整个欧亚大陆,欧亚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紧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两部著作对“世界古代文明”叙述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典时代欧亚联系加强的条件。
2021-05-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中、阳城一中、高平一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
(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从小就和哥哥弟弟一样,学习兵书、典籍和骑射。因此秦良玉极富胆略,擅长骑马、射箭,兼通诗文。在清军入侵辽东的时候,朝廷下令各地土司率兵支援。秦良玉全家齐上阵,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战死沙场,弟弟秦民屏重伤突围。得知消息后的秦良玉忍住悲痛,在山海关附近与清军作战,大败清军。朝廷为此特意嘉奖,踢秦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秦良玉返回重庆后,恰逢永宁土司奢崇明造反。奢崇明为了专心对抗朝廷大军,便派人四处安抚周围的地方军队。性烈的秦良玉抵制诱惑,平定了奢崇明叛乱。清军攻破北方多城,威胁到了京师,朝廷号召各地勤王。秦良玉得知后立刻变卖家产充当军饷率军勤王,昼夜兼程来到京师。

在中国历史上,秦良玉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单独载入列传(而非后妃传、列女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唯一凭借战功封侯的女将军。崇祯帝写诗:“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摘编自《明史·秦良玉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良玉的英雄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良玉的优秀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