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皇帝的支持下编撰《汉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各种图书分为六大部类,即“六略”。第一类是最重要的典籍,其中按重要性又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和小学等。《汉书·艺文志》的书目分类及排列显示出(     
A.统治者提倡文化多元B.史书编撰已被官方垄断
C.儒家思想影响力巨大D.文化交流推动思想活跃
2023-02-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2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万般皆下等,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摘编自【宋】《神童诗》

材料二   为了取代科举选士制度,张之洞等人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专门制定了一套学堂奖励科名出身制度,还在呈递朝廷的奏折中提出:“凡科举抡才之法,皆已括诸学堂奖励之中。然则并非废罢科举,实乃将科举、学堂合并为一而已。”《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中也指出:“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在这一颇具科举考试文化特色的“理论”影响下,以学堂选士替代科举选官的举措获得了官绅阶层乃至普通士人的广泛认同。19051213日,《大公报》称:“科举停止后,考试学堂者毂击肩摩。译学馆现已大加扩充,拟于明春出示招考,添设一班,以广学额而资造就。”该报于1906713又记:“(京师)有某官立学堂之某学生,得父死之电而不奔丧”,因为“回乡里往返须三月之久,恐旷课而扣分数”。

——摘编自张亚群《从考“官”到考“学”——废科举后考试文化的变革与传承》

材料三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虽然宣称是民主、平等的,但其形式平等多于实质平等,种族、民族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务员录用的民主、平等难以真正实现。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四章“报考资格审查”第十四条规定“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这是与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息息相关的,与西方国家要求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形成鲜明对比。

(1)材料一提到了哪两种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并说明改革的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之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语·楚语》中申叔时指出,教太子学《春秋》、诗、礼、乐、训典;子囊在提到楚国时,指出“扶有蛮夷”,“以属诸夏”;楚人还借用殷人和周人的文字。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中原地区的文化辐射到各国B.楚国形成具有南方特点的楚文化
C.初步形成华夏族的文化认同D.楚国实行开放且包容的民族政策
4 .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希腊的早期区域性文化相比,古典希腊展示了新的政治和文化能力。众多的哲学派别和政治模式得到发展,自然科学和数学取得了进步,组织大帝国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古典希腊的很多政治传统和文化模式在其后继续存在下去,对地中海和更大范围的后世社会产生了影响。

——皮特·N·斯特里斯《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 300 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也逐渐东移。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材料三 被征服的希腊人,把他们的艺术带到了土气的拉丁姆,用这种方式征服了他们野蛮的征服者,原始的萨图恩式的诗歌的河流枯竭了,新的气息驱逐了旧的气息,但是这种乡村气息一直存在到很晚,甚至现在依然存在……罗马人也开始尝试,能否用一种有价值的形式把希腊人的喜剧进行转化,最后成功地进行这种转化,这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勇气和智慧。

——选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BC65年—BC8年)的一封书信体诗

如果被征服的希腊人成为了我们的征服者,我们现在已经摆脱了这种征服,至少在文化上我们平起平坐了。

——古罗马西塞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古典希腊时代在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发展。
(2)仔细看图,请写出希腊化时代文化中心东移的代表性城市②③。结合所学,分析亚历山大城成为文化中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贺拉斯和西塞罗的共同观点。结合所学,列举“至少在文化上我们平起平坐了”的表现。
2023-07-22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北宋沈括看到唐朝诗人贯休《富贵诗》中的“刻成筝柱雁相挨(筝制作得很讲究,连筝柱上都刻满了装饰用的雁纹)”,发出感慨:这是在我们市井弹琴卖艺的人都有的东西,他们还当成富贵生活来夸耀。相对于唐朝,宋朝(     
A.民众生活更加奢靡B.诗歌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水平提高D.城乡经济交流十分频繁
2023-02-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郊祀

材料一 郊祀,是中国古代由统治者祭祀天地日月、名山大川、四时百神、鬼魂祖先等各种神灵的国家祭祀。君王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在黄帝时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传统,而且历代沿袭不辍。周代郊祀诗《周颂·我将》记载:“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材料二 针对原王国地区礼俗各异、神祇众多的情况,汉武帝通过修郊祀、建封禅等一系列的礼制改革来统一管理民众的风俗信仰。建元元年(前 140) 五月,武帝下诏修整因战乱而被废弃的山川祭祀,改由各地祠官统一管理。元鼎初年(116年),以太一神为中心,在全国修建泰畤。泰畤坛不仅祭祀太一,还祭祀黄帝、阴阳使者等东方神灵。

材料三 在孝文帝之前,北朝的郊祀活动多与北方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宗教有密切关系,对天及自然神的崇拜具有突出的地位。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在洛阳近郊举行郊祀,废除了在西郊进行北族式的祭天礼仪。王夫之评价为:“弘(孝文帝)始亲政,作明堂,正祀典,……修舜禹周礼之祀……。”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西周和西汉郊祀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郊祀制度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对孝文帝修改郊祀制度进行简要说明。
2023-07-19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史籍中西汉以“孝廉”科晋升的部分人物(名姓俱全者共21人)情况表。据表可以推知(     

人物

举孝廉情况

路温舒

受《春秋》,通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

王吉

少好明经,举孝廉为郎。

王骏

王吉之子,从父习《诗》《论语》,又受《易》于梁丘贺。

鲍宣

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

京房

治《易》,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

盖宽饶

以明经为郡之文学,后举孝廉为郎。

冯逡

通《易》,察孝廉为郎。

杜邺

得张敞家书,以孝廉为郎

师丹

治《诗》,举孝廉为郎。

孟喜

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其本人从王田孙受《易》,后举孝廉为郎。

刘茂

习《礼经》,哀帝时举孝廉。

A.儒学已成为官方正统主流思想B.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文化普及
C.选举标准与意识形态变化趋同D.察举成为儒生入仕的唯一途径
2023-0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以儒为核心,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结构;中国艺术虽然有不同门类,但书画同源,诗画表里,乐舞一体,乐画相通;中国文化的思维特征是注重直觉体悟,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这体现出中国文化的(     
A.延续性B.本土性C.多元性D.整体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

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诚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

主题一

伸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鹏,遥心伴鹅鸽。

——孟浩然《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火戎。尔随汉将出门头,剪虏若草收奇功。

——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书应物《送端东行》

主题二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

——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

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张籍《哭胡十八遇》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

——杨牢《赠舍弟》

主题三

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

——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常怀稻梁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
2023-07-14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两种生活现象的表述。
生活现象解读
《诗》曰:无酒酤我《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
《论语》曰:酤酒不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
据此可知,孔子时代(     
A.礼崩乐坏的影响加深B.以农为本观念逐渐盛行
C.民营手工业地位上升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