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0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太仓人吴伟业在《木棉(棉花)吟序》中说:“嘉定、太仓、上海境俱三分宜稻,七分宜木棉。”康熙时期的《嘉定县志》记载,嘉定一带甚至达到了“棉九稻一”,乃至民户专种棉花不种稻米的程度。由此推断,明末清初嘉定县(     
A.弃农经商成为当地居民的首要选择B.家庭棉纺织业普遍得到发展
C.经营土地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D.农产品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
2023-09-30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百万联考)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国际组织的成员常常表现出“没有祖国,只有人类”的姿态,一些跨国公司甚至主张“公司忠诚代替国家忠诚”。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国家面临着新的挑战B.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加速推进
C.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
2023-07-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唐初的不同时期的地方政区规划。武德年间,地方行政规划以军事为首要目的,基本以南北向为主,即南北长度大于东西宽度;而贞观年间的地方行政规划,多以东西向为主,强调“关河近便”。这一调整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国家统一进程逐渐完成
C.防御外族入侵的需要D.对山川地理形势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在许多人看来,2001年“9.11”之后,美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牛津大学的尼尔·弗格森提出,我们必须把“9.11”事件的重要性放在已有的历史趋势中,并进一步分析此后会出现的历史趋势。在下列选项中,与随后世界发展演变相符的有( )
①劳动力呈现出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   ②美国更热衷于对世界各国施加影响
③全球治理机制与国际协调得到完善   ④南北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严重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7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祖宗之法”
(1)历朝帝王将相对开国祖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般都持敬畏之心,力图遵循继承。请将以下“祖宗之法”与朝代相对应。(填字母)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祖训首章》________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高宗实录》________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太宗即位诏书》________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历史上也有认为“祖宗不足法”的改革家如王安石,请结合所学知识,他认为祖宗之法有何弊端?改革最终结果如何?
(3)以上“祖宗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演变趋势?请结合具体史实,谈谈你对该演变趋势的认识。
2023-01-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各家各派冲突激烈。老庄绝仁弃义,孟子驳斥杨朱,荀子排斥老庄,法家批判各家,杂家则用拼凑的方法将各家思想综合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出(     
A.杂家成为思想界的主流B.法家思想的地位不断提高
C.争鸣中孕育融合的趋势D.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消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核心是层级的变化。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其总体上幅员缩减。例如,郡的幅员不断缩小而至消失,但后人常把州、府主官雅称为郡太守。

民国初期,在省县之间设道,但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被取消。因管理困难,省之下临时设置专员公署,后推广并加以固定。另外,还设有约150个市,大部分相当于县级,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民国时期,地方区划的层级、数目更改频繁,幅度也较大。

表:秦汉以来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概况

层级
时期
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东汉后期)州郡、封国县、道、邑、侯
唐后期、五代道/藩镇州、府
布政使(俗称省)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州、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   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变动也比较频繁,同时由于经济、人口的集聚,纷纷建立大都市区,加强协调。……绝大部分的城市,不论大小,地位平等。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非群体化、高度差异化,这也使得传统中央集权国家表现出分权化趋势。

——摘编自王开泳、陈田《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相比发达国家行政区划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
2023-01-0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二)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一幅反映俄罗斯在西方七国集团峰会上尴尬境地的漫画,七国集团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个发选国家。此漫画反映了(     

在7+1高峰会议上 作者Lurie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简称G7),是西方主要工业国的最高会议,1975年由法国倡议设立,每年一次,轮流坐庄。开会的目的据说主要是替全世界人民考虑问题。90年代以后,常邀请俄罗斯参加,但俄的发言权有限,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旁听角色。
A.俄罗斯因经济实力不足受到了歧视B.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两极格局解体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D.美国利用北约向东部扩张
2023-01-05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的欧洲移民潮

近代以来欧洲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移民浪潮就持续不断,二战之后这一潮流呈现出新的趋势。下表为二战后欧洲移民的基本状况。

国家时间移民状况
意大利19401960至少有55万来自原殖民地的外国移民,再加上从非洲返回的,估计数量最高可达到85万人。
法国1946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专门组织招聘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外国劳工
德国1946成立了“招募委员会”,共有1400万外国人来到德国,期满后虽有1100万人返回自己的祖国,但仍有300万人滞留德国。
德国19491961大约310万德国人从东德来到了西德。
英国19531962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越来越多,在19531962年间就有39.1万人。
法国1963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签署和平协议后,大约有100万外国移民来到法国
德国1978第一批越南“船民”到达汉诺威的时候,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德国媒体将他们视为不堪忍受“社会主义独裁统治”的逃亡者。

——摘编自宋全成《简析欧洲移民历史进程及移民类型》等

(1)概括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应如何认识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