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编订的历史教科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叙事与之前的教科书不同,对“五胡乱华”的史实简单带过,重点阐述的是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其主要意图是(     
A.促成全民族的联合抗日B.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提高民众历史认识水平D.塑造国民国家认同意识
2024-04-0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1949—1952年中国社会总产值情况表(单位:亿元)。这(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社会总产值5576838201015
农业326384420461
工业140191264349
建筑业4132457
运输业19192435
商业687688113
A.说明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B.表明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
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D.反映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确性
3 . 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要求各省推行保甲法,拣选宗族中的人士为族正;道光时期,相关律例赋予族长、绅士以“捆送”族人权力。金田起义后,清政府要求乡绅办团练,形成“族团”以维护治安。据此可知(     
A.清朝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B.宗族族长获得地方的治理权
C.宗族在基层治理中作用加大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4 .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生产工具经营方式农业技术
西周耒、耜、,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
战国耒、耜、犁、锄、锵铁制农具,牛耕推广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等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图1   西汉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                                   图2   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

(2)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不断发展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因此有“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的缓慢转变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发达的整体社会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该地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萌生的乡村工业及80年代经济改革以来强大的乡镇企业均与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一脉相承。

——据《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2024-04-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西洋移民潮

材料一   18501940年,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了欧洲。“大西洋移民潮”——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因为除了那些从俄国欧洲部分移居俄国亚洲部分的人以外,全部是越海迁移的,其规模要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迁移。正因为有了这么一种方式,欧洲的早期殖民地分支才转型成为带有欧洲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诸方面传统的强大影响力的新社会。

材料二   

注: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

——材料均摘编自【美】帕尔默等《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时期的大西洋移民潮加以阐释。
2024-04-06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B.五经被各阶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2024-04-06更新 | 474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衬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并指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材料反映了农村中开展的有关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哪些重要启示?
2024-04-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于古埃及B.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C.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024-04-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024-04-06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烟草传入欧洲后,烟草消费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容易买到,“就连马夫到酒馆来买酒时,也一定会带着烟斗,因为烟草现在像酒和啤酒一样,是一种酒馆、客栈等场所都可以买到的畅销商品。据估计,大约有七千多个店铺靠烟草交易为生。”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美洲生活方式的影响B.世界殖民贸易的发展
C.欧洲独特文化的浸染D.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