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所示的数字,是最初的书写样式。数字的发明者是(       

A.埃及人B.印度人C.希腊人D.阿拉伯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一方面,希腊文化随着马其顿军队的征服传播到东方,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也得以传入希腊及欧洲其他地区,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内涵。材料旨在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B.助力了希腊文化远播亚非
C.助推了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融D.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趋同化
3 . 文艺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旧)年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艺术形式,由民间艺人根据民众的喜好和愿景,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辅以特定的艺术想象绘制成品,供年节时粘贴于门框或室内墙壁上。其题材内容大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门神类(《神茶郁垒》)、迎福纳祥类(《金玉满堂》)、农令节气类(《女十忙》)、敬神祭祖类(《家堂》)等。

——摘编自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传统年画风格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学者宋圭武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岗村包产到户是错误的决定B.集约化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C.必须保证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D.农村劳动力欠缺制约小岗村的经济发展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蜀地营盘山、波西等遗址发现了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类似的彩陶与磨制石器并存的现象,当地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种植业,是以种植粟和黍等旱地农作物为主。营盘山先民还学会了驯养家畜,此种情形在大渡河上游的哈休遗址也得到反映。这说明了史前蜀地(     
A.与华夏族群有密切的互动关系B.小农经济已经开始形成
C.早期农业起源并得到初步发展D.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棉花本是一种在个别区域种植的农作物,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主导了棉花的生产销售,有研究将这种现象称为“棉花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材料二   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棉花开始成为全球性商品。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

——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1780年,英国工厂中纺纱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的工厂仍拥有全球机械化纱锭数的2/3,欧洲和美国大片地区都依赖可预测的底价棉花供应……但到1861年……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棉花种植及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命运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材料三   汉唐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之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此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

——摘编自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角度多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A.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
C.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10 . 下表是洋布(机器织出的布,又称机布)排挤土布的过程(1840—1894)
年份184018601894
全国棉布应有供给量(万匹)60005.962459.568624.6
其中:洋(机)布(万匹)
比重(%)
27.3
0.46
1988.4
3.18
9708.8
14.15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59732.760471.058915.8
全国土布中:自给布(万匹)
商品布(万匹)
28215.0
31517.7
28780.9
31690.1
29879.9
29035.9
该表反映了(     
A.列强重视资本输出B.外国商品优势凸显
C.传统经济根深蒂固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