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得出结论蔡伦
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B.因造纸有功而被西汉皇帝封侯
C.扩大了纸的用途D.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2020-12-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代的《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这说明
A.唐代尚未出现印刷书籍B.五代时期儒学十分兴盛
C.雕版印刷术在宋代普及D.宋代活字印刷广泛应用
2020-10-19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从建元五年(前136年)到元光元年(前134年)五月的主要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术取代黄老之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立太学中只设儒家《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其他诸子传记统统罢黜;不断从太学中选拔博士弟子加入官僚集团。上述记载表明﹐汉武帝
A.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B.传承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C.为封建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导致了非儒学学派的消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尚书》记载,禹曾向皋陶请教如何做到诚信。皋陶说:“谨慎自身,思虑深远。依次与九族亲戚敦厚,使众贤臣勉力辅佐,由近及远,还要知人善任,使民众安居乐业。”禹拜谢认同。这一记载表明
A.儒家文化形成于上古时期B.禹的成功缘于他知人善任
C.诚信蕴含浓厚的家国观念D.私学是贵族主要求学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
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2020-10-01更新 | 63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020-03-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特生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后唐国子监开始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论语》《孝经》和《经典释文》等。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由此可知雕版印刷
A.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B.刊印儒家经书取代手抄本
C.最早是出现在五代时期D.对唐诗宋词发展有推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周公形象的变化承载了后人的想法
C.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9 .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
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C.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2020-05-28更新 | 108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5月模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有解决增加国家财富的办法:“能以所有致所无,客商归之,外货留之,则入多。”据此可知,韩非子
A.鼓励工商业的发展B.主张加重对商业税的征收
C.承认了市场的作用D.阐述了以民为本治国理念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