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约 1.4亿人,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成果(     
A.满足了现代化建设需要B.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C.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活力D.得益于教育体系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人们从现存文物“秦公窟”的铭文拓片上可以明显看出单字拼排的痕迹,同期另一文物”齐陈曼煎“上有三个反字和两个字易位,由此可知(     

“秦公糕”的铭文“齐陈曼篮”铭文
A.活字拼排技术悠久B.官营产品质量低下
C.青铜铸造技术粗糙D.青铜器以礼器为主
3 . 马丁·路德在《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府官员书》中提出,要求全国男女儿意无论贫富一律入学受教,呼吁各邦诸侯及市政管理者大力兴办学校,承担教育组织者的职责。学校要关注世俗事务,培养“长于治国的男子和善于理家的女子”。马丁·路德该主张旨在(     
A.改革教育内容倡导男女平等B.批判等级制度提升民众素养
C.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思想解放D.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民族国家
4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92次组卷 | 13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映出魏源(       
A.肯定儒道思想的历史价值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D.根植传统探求当下的经世之道
2023-07-16更新 | 56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宋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若放在同一政治文化的框架之内,不同学派之间也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中的可取之处。这一现象(     
A.受益于大一统的文化格局
B.反映了文化的多元兼容特征
C.说明儒学思想体系较混乱
D.表明经世致用思潮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这一切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表明,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     
A.受益于医学知识普及和发展B.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D.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2023-03-16更新 | 212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2021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1326.77公斤,创造世界新纪录。美国也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发明(     
A.利于降低世界粮食安全风险B.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形式
C.解决了各国面临的饥饿问题D.要求使用通风储粮技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古代科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图片可用来研究(     
A.火药的传播B.指南针的演变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术的进步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吴虞认为墨子关于社会起源的见解和卢梭的“民约论”很相似,方授楚则认为墨家有主权在民的思想;吕思勉为认为《管子》中的“轻重”诸篇与近代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很相似。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     
A.全盘否定了儒家的全部学说B.把西学中源作为指导思想
C.发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存在较为多元的学术流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