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18 道试题
1 . 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
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
2 . 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思想家主张
黄宗羲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A.提倡个性自由B.批判君主专制
C.提倡“仁政’D.主张“工商皆本”
2023-1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黄老学者反对“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认为理想的政治应“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确立法度并保持它的稳定性,通过制度使得君主能够“无为而无不为”,从而建构“使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的理想社会形态。据此可知,黄老之学(     
A.具有道法结合特色B.抛弃无为而治思想
C.崇尚外儒内法观点D.官僚制度走向成熟
4 . 有学者认为,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虔诚的信仰来对抗堕落的教会,以圣洁的神性来驾驭败坏的人欲,重振早期基督徒的纯真信仰和淳朴道德”。该运动(     
A.追求信仰自由B.复兴古典文化
C.高举理性大旗D.彰显民族意识
2023-11-15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5 . 董仲舒上书汉武帝《天人三策》指出:“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建议(     
A.严刑峻法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盐铁官营
2023-11-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宋朝以前,我国民风比较开化。普通民女离婚再嫁毫不出奇。但宋朝时期却强调“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史·烈女传》共记载烈女42人,其中贞节烈女类达38人之多。这表明(     
A.理学思想理论日趋完善B.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学说
C.理学思想日益束缚人性D.理学信仰面临严重危机
7 . 《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直接与“籍田令”的职责相关;“均输”章直接与“均输令”的职责相关;“少广”章和“商功”章的部分内容直接服务于“符节令”和“钟官令(掌铸钱)”等官职。这(     
A.有效保障了官员政务的娴熟B.体现出官员需具备专业素养
C.反映了科技与农业联系密切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2023-11-10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颜真卿是唐朝书体的真正创造者,后人称其楷书“带汉人石经遗意,故祛虞、褚娟媚之习”,书法一改秀丽之风,凸显厚重之势。下列作品与这一风格最相符的是(     
A.B.
C.D.
9 .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该学者意在强调百家争鸣(     
A.是社会大变革的反映B.其形成源远流长
C.是思想文化上的创造D.其思想博大精深
10 . 《世界历史》解说词中说:“14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材料旨在强调,这场“新的文化”(     
A.是古典文化的新生,延续了古代的文化传统
B.解放了长期以来被宗教戒律压抑禁锢的人性
C.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要内容
D.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