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肌理粗糙的山石,若隐若现的山泉、瀑布、寺庙、骡匹和行人等细节都极其精微:而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占画面大部分的山坡、石块和树木都是逸笔简洁,呈现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灵气,这种变化体现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C.“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取向D.时代变迁背景下画风世俗化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卢梭提出这种思想的背景是,当时法国
A.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
C.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曾三次应试,均不第,遂弃儒学医,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终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为了解决出版问题四处奔波但无果而终,后其子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书留览、礼部知道”七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伽利略及其成果影响大事年表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时珍、伽利略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并分析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时珍、伽利略两人科技成果的不同影响。
2020-07-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福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方式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儒学虽说是正统思想,但它博大宽容,表明中国对宗教的宽容态度;中国人敬天,而“天”是天理,不是神,不是崇拜的偶像;中国人尊孔,而孔子并非教主,只是宣扬伦理道德的圣人。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文化有风俗之弊、奢侈之弊和专制之弊等三大缺点,但他同时又盛赞中国的重农政策、救荒政策和勤俭政策,指出中国文化这三大优点可以弥补三大弊病。即风俗之弊可以用特别的治术来补救、奢侈之弊可以用勤俭的政策来补救和专制之弊可以用孔子的教义来补救。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等

材料二   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和运动的产生。就我们所知,“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是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词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才出现。到19世纪50年代,在英语世界中才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法语中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则早得多)。一般人听到“马克思主义”这个词要更晚一些。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场演说中,胡适毫不含糊地解释他所谓的“中国文艺复兴”的涵意:《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常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来重整这一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评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种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中的“它”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运动?你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说明理由。
2020-03-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图所示的毛泽东文章,其提写的背景是当时中国

A.以俄为师成为全社会共识
B.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到武汉
D.大革命失败后要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7 . 如图是《宋朝李成的读碑窠石图》,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绘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此图置景幽凄,气象萧瑟古树枝桠奇劲,背景空无一物。下列对此图的风格分析正确的是
A.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D.色彩鲜艳、感情朴实
8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51次组卷 | 7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9年12月31日深夜,诗人刘大白在他的诗作《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得、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
A.胡适等人提倡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工农运动勃然兴起
2019-07-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度“十校联盟”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科)
10 . 。思想的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仁人无敌于天下。”“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二:一般说来,“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收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代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或赞赏新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2)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材料二及相关课文后,拟了一份有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助他完成空缺部分。
(标题)①        
(一)(小标题1)维新变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赞赏利用西方文化
A.其方式是②        
B.其作用是“思想界之大飓风”
(二)(小标题2)
        用新文化全面否定旧文化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三: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

——《李罗力:亲历邓小平南方视察》

材料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材料四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7-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度“十校联盟”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