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补充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由此可见,先秦儒学
A.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B.形成君权神授的理论
C.体现出强烈的入仕情怀D.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医学典籍中有关茶叶的记载。这些记载
A.推动了中外茶叶文化交流B.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学“药食同源”的特点
C.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D.表明茶叶的药用价值得到国人普遍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中国维新思想家提倡的“开民智”,其包含了三重内容,一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二是接受和灌输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观念,三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在第三个方面。这说明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
A.为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C.体现救亡与启蒙的时代要求D.以警醒世人作为其根本目的
2020-06-20更新 | 558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9年12月,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指出,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就是适应人类一体的道德、世界一家的社会之道德。这表明当时
A.进步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的探索B.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了先进的国人
C.唯物史观逐渐成为了国人的共识D.新文化运动推崇的道德观渐入人心
5 . 孙中山认为:“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它。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便用不着匈…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知,孙中山
A.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B.倡导国共合作实行“耕者有其田”
C.采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问题D.其自身的阶级属性已发生改变
2020-05-17更新 | 7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学者赵显明在其文章中指出:“13世纪前后,中国这个曾经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文明古国,却走入了历史的迷途一一也像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一样终于成了官方规定的、人们必须信仰的‘教义'。”材料中横线处应该是
A.孔孟儒学B.黄老之学C.程朱理学D.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言下之意,世界上还有他所不知的中国之外的天下。这表明他
A.弘扬了人类进化史观B.突破了华夏中心观念
C.论证了物质的不灭性D.超越了民主思想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王瑞俊在1921年作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人海,乔有麓下看沧桑”,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这一举动
A.反映了世界政治的新潮流B.践行了孙中山“扶助农工”的主张
C.强调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D.表明了对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宋代历史,则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演进序列中特有的重要意义。

严复早就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陈寅恪先生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钱锺书曾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一都得数到宋代。”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


材料反映了近现代学者对宋代历史地位的认识,对此(整体或任意一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
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