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32年夏,约翰.洛克出生于英格兰萨默赛特郡的一个小村子,他的父母都出身于清教徒商人家庭。青年时期,洛克就读于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求学期间系统研究了几十年的医学。并与波义耳、牛顿等科学家结识,这使他对气象学、物理学和化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也极为关心宗教和道德问题,初步形成了关于宗教宽容思想的基础。1666年,洛克结识了斯图亚特王朝在野党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之后沙夫茨伯里伯爵因被怀疑犯有叛国罪透到审讯,洛克受到牵连,最终逃亡荷兰。在长达十年的流亡生涯中,洛克继续写作《政府论》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批驳君权神授说,以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度,最早提出立法和行政分权的思想。1687年,洛克成为了荷兰威廉三世的顾问。威廉登上皇位后,洛克负责护送后来的玛丽女王回国,之后在英国王室任职,于1704年逝世,享年72岁。洛克在西方近代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所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成为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

——摘编自朱庭光《外国历史名人传》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洛克的生平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 . 阅读材料,回答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专门成立了人民出版社,并提出要翻译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全书15种,列宁全书14种,共产主义者丛书11种及其他书籍9种。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中,先后翻译出版了《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有意识地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进行了集中翻译。

——摘编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20185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翻译与传播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2022-05-0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五)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大学的前世今生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9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12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款,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

——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

材料二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八年间,西南联大共培养出8000多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师生们办起了大批中学,参与了西部少数民族调查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

材料三   北京大学的蓬勃发展

时间表现
1952新中国政府仿效苏联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原来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云集北大,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6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2017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以上均摘编自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北大概况》


(1)根据材料一,阐释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原因。
(2)说明材料二中的史料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大学有何价值。
(3)以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说明其发展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显祖(1550-1616)生活在明朝晚期。少年时代的汤显祖深受儒道思想影响,“家君恒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仙游”。1583年汤显祖中进士,1591年因抨击朝政,被贬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汤显祖的剧作多作于为官闲暇时间,1598年完成杰作《牡丹亭》后,终因触怒权贵而愤然辞官,回到故乡江西临川。汤显祖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以戏曲成就为最。《牡丹亭》与《紫钗记》歌颂爱情,是儿女风情戏,《南柯记》与《邯郸记》针砭时弊,为社会风情剧,四剧皆有梦境,合称“临川四梦”。市井百姓、文人学者无不赞其“技出天纵、匪由人造。”“《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

——摘编自徐朔方《汤显祖年谱》

材料二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英国中部的市民家庭,为谋生步入剧坛。作为职业戏剧创作者,莎士比亚戏剧深受古希腊戏剧理论和文艺复兴作品影响。他一生与戏剧、剧团、剧场密不可分,一共完成了37部剧作,以独特的方式在舞台再现了新兴市民阶级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民族自信空前高涨,为了使剧本剧情更加贴近16世纪的英格兰市民社会,莎士比亚努力摆脱古典戏剧的束缚,自由剪裁拼合人物,插入各种细节,比如苏格兰的五步舞,下半身套着灯笼裤的德国人。莎士比亚在贵族与平民、古典传统与现代民众等方面找到了新的平衡,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摘编自李伟民《中西文化语境里的莎士比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公社战士鲍狄埃写下《Linternationale》的诗篇,第一段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888年,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将这首诗谱成歌曲,命名为《国际歌》。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歌曲版的《共产党宣言》,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摘编自颜广明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论革命歌曲的重要价值》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国际歌》传入我国。最初是“诗”的形式,后来才发展成为“歌”。1923年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发表在广州出版的《新青年》季刊第1期上,他还为其配上了简谱。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在瞿秋白和张太雷的教唱下,首次合唱《国际歌》,大会在庄严的歌声中闭幕。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摘编自陶乐《<国际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等


(1)结合材料一中《国际歌》的歌词和所学知识,指出《国际歌》与《共产党宣言》的相通之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国际歌》在中国翻译并传唱的历史背景。
2021-12-29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在宋代的形象存在暴君和雄主两个偏向,这与宋代的社会思潮和政治环境有关。下表摘录了一些宋人对汉武帝的评价。

材料

评价者评价内容
段少连(994-1039年)“且汉武帝骄奢淫纵之主,固不足踵其行事。而为人臣者,思致君如尧、舜,岂致君如汉武哉!”
余靖(1000-1064年)“虽廓地斥境,而亡德及民,不加恶谥,固已幸矣,尊之为宗,无乃失其正乎?”
司马光(1019-1086年)“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宋神宗(1048-1085年)“汉武至不仁,以一马之故劳师万里,侯者七十余人,视人命若草芥,所以户口减半也。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岂可如此?”
胡寅(1098-1156年)“自古中国盛强,如汉武帝、唐太宗,其得志边方,必并吞扫灭极其兵力而后已。”
宋高宗(1107-1187年)“汉武帝乘文、景富庶之后,竭天下之力,不能致匈奴之服;其后五单于争国,自相残灭,而孝宣兵革事力,不及武帝十之三四,足以臣匈奴矣。”
宋孝宗(1127-1194年)“汉武帝时,兵威震慑万里之外,又何可当!”

——摘编自孙颖涛《暴君抑或雄主:汉武帝在宋代的历史形象考察》


根据材料信息,选取任意角度提取宋人对汉武帝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所持评价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4-06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7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碇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图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

图3《解放画报》第17期(1921年),其题词为:“她受过四千多年束缚,已经半身麻木。现在有人扶着她走,总该起来活动了。”不仅以女性指代祖国,且以女性来搀扶她醒来活动。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8 . 中国文化在传承与碰撞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引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二当决定守旧或革新的国是。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譬如既然想改用立宪共和制度,就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什么大权政治、天神、圣王,都应该抛弃……若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像那和科学相反的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等,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

——摘编自《<独秀文存>选》

材料三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

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引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守仁“良知”学说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他在理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陈独秀对“决定国是”问题的主要观点。从社会道德角度阐述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重要主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建国初期党在“文化事业”上的重要方针,并分析其提出背景。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政府在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中遵循的战略方针。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概括广大科技工作者“精神气质”的深刻含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本书的遭遇

材料一   1895年秋,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群情激愤,痛心疾首,广州民间书局印行了曾任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如图)。此时此刻,此书甫一出版自然洛阳纸贵,风行天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部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居然在八年前的1887年就已成书,然而一直未能出版。曾有人指责黄:“如果此书早就出版,国人了解日本,主战派大臣就不会轻易言战,于是战争赔款“偿银二万万可省矣”。

——摘编自雷颐《帝国的覆没——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困局》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材料二   近代对日本明治维新了解程度之深且影响之著者,可数近代著名爱国外交官黄遵宪。他敏锐地看到明治维新的成效,又指明日本在追求富强的同时已有称霸野心,中国首当其冲可能遭受其害。《日本国志》于1887年夏完成。1887-1889年间,黄遵宪通过北洋大臣李鸿章、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总理衙门推荐,但被“久束高阁”。黄遵宪转而寻求民间出版,但仍遭冷遇,说明民间认为有关日本之书不值得出。这本书迟至1895年底甲午战败后才正式刊行。对此,时人痛惜万分,称“虽风行一世,而时已晚矣”。

——摘编自戴东阳《论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以“一本书的遭遇”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摘编自胡明概《浅谈辛亥革命》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文化"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的原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