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恭亲王奕䜣深感在对外交往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辩,一切隔膜”,遂于1862年6月11日奏请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培养翻译人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同文馆初立时,仅有英文一馆,次年又增设了法文馆和俄文馆。1869年,经赫德推荐,总理衙门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负责一切教务工作。丁韪良就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政进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为同文馆叔定教学计划,把课程设置分为八年制和五年制两套。八年制课程主要供年纪较小,既学外文,又学新学的学生使用;五制课程主要供“年齿稍长,无暇肄及洋文”的学生使用。同文馆八年制课程如下

一年:认字写书、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祤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孤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同文馆五年制课程如下

一年: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学四元解、几何课本、平三角、孤三角。

三年: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徽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摘编自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同文馆课程设置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王利玲、李成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孔子对此所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0-12-02更新 | 40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他还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并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且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较晚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等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毫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编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两者目的在本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辩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

——摘编自《汉书》等

材料二 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通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

——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
2021-06-09更新 | 3823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四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学科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京剧的孕育要从1790年开始。各大戏曲名班进京献艺,由此产生了京剧。京剧采取了简单且富有变化的板腔成为唱词的基本形式,语言贴近民间口语,易于艺人把握和民众理解。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艺术、自然科学渐渐传入中国,社会上进步的思潮为京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养料。同治、光绪年间,江南经济发展,交通较为便利,北京戏班中的名角南下,由此京剧艺术在南方日渐流传开来。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逐渐变得开放,人们的戏曲观也得到改变,戏曲的文学性逐渐增强。在改编创作剧目时,强调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演员通过和笔者(文学界人士)接触,提高了戏曲演出的整体水平。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与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京剧工作者创造出集抗日、生产、教育为一体的新剧本,为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得到改善,京剧也慢慢开始复苏。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而我们要加强京剧文化的传承,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摘编自李雅欣、段妍《论述京剧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艺术特征》等


上述材料体现了京剧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征。从中概括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特征概括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史书记载,海昏侯刘贺,曾经当过西汉皇帝,但仅仅27天后就被废黜,史称汉废帝。而刘贺被废的原因是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不学无术,不遵礼仪。2015年年末,江西南昌发掘了座汉代古墓,被确认为西汉列侯“海昏侯”的墓葬。墓葬的规模远超过公侯一级。海昏侯墓已经出土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和麟趾金25枚,五铢钱多达200万枚,重达十吨。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特别是巨大的青铜温鼎和青铜蒸馏器。青铜蒸馏器一度被认为是西汉的酿酒器。这个说法如果被证实,将成为我国汉代即可制作蒸馏酒的有力证明。但是,这件出土的蒸馏器也可能用于蒸馏花露水或与炼丹有关,但由于其出土于墓葬酒库中,所以怀疑它与酒的生产有关。在墓葬发掘过程中,刘贺墓主椁室内发现一组屏风,上面绘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当年很可能就放置在刘贺床榻之前。同时,墓葬中还出土了编钟、琴、瑟、笙等乐器,以及棋盘。特别是出土了万余枚竹简,竹简上有《论语》的内容

——摘编自《国家地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的作用。并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两项信息加以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8-2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1
7 . 1905年的中国

材料一   1905年部分大事记

4月清政府删除刑法中凌迟、枭首、戮尸等项
7月五大臣出洋考察,拉开预备立宪序幕
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9月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并严饬各地遍设蒙小学堂
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条约,日本获得旅顺口、大连湾及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独占权,战败的俄国也稳固了在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权益
10月京张铁路开工

材料二   1904—1905年以中国为主战场的日俄战争,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特例(从新引进的西方国家观念看,是不能捍卫主权)。

——摘编自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拜访严复。谈话中,严复始终认为改造中国,“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摘编自陈国庆《晚清新学史论》

材料四 1905年,《民报》上刊载了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及思想主张的文章,文中称《共产党宣言》为“万国共产同盟会奉以为金科玉律”,并介绍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

——余培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1905年中国的认识。(要求:多角度论述,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16~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材料中“1500年前后……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彼此联结”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西欧思想革命的历史意义。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法】孟德斯鸠

通过理想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主权而不是政府,主权总是在人民这一边,因为人民实际上就是公民的集合体。

——【法】卢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的意义。
10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 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阅读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把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显而易见,这种启示源出于孟德斯鸠的思想。“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从孟德斯鸠书中采取了政府分权的理论,其作品里更穿插着孟德斯鸠书中的句子。”

——摘编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结合所学,说明 1787 年美国宪法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的理论。

材料三   2018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列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