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材料   开元初,冗官滥吏充斥官府,唐玄宗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大力改革官员铨选制度。714年,唐玄宗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多为年高而才疏者。唐玄宗下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并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唐玄宗还推行“评判入等”,对官员中的文学之士加以考校,成绩“佳者”予以重用、升奖。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官员铨选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官员铨选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0-06-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延期提分压轴(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戊戌政变之后,朝旨明令停办学堂而书院照旧办理。两江总督、洋务派官员刘坤一立即上奏:夫书院与学堂,诚如懿旨,名异实同。各书院建业学子,自应讲习天文舆地以及兵法算法,未可专尚训诂辞章。礼部所谓照旧办理,亦即此义。同时命所辖各省书院“兼课经史掌故时务,以成经济之才”。这表明
A.晚清中央政府权威削弱B.维新变法得到封疆大吏支持
C.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D.地方洋务官员媚上之风盛行
2020-06-20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延期提分压轴(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2020-06-18更新 | 1400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唐王朝,开拓西域、稳定西域、治理西域被置于国家大战略的首要目标。在唐初,面对多个敌对势力,唐代制定了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先退后进、先北后西、重点向西的策略,成功应对了各种安全挑战,化解了各种安全威胁。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武力打击那些执意与唐朝为敌的强悍势力,一经达成军事目的,迅即施行和亲羁縻之策。唐代在西域地区推行两套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一套是与内地相同的直属州县制,一套是保留游牧部落旧制的羁縻体制。同时,唐政府确定了与当地“地方精英”共同治理西州的基本原则。唐代还依托西北军镇、精兵布控、屯田和戍边相结合。在边疆防守兵力的征调与召募上,唐代从各个民族征募兵员,以蕃兵为主。唐代对西域的治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摘编自周德钧《略论唐代治理西域的大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治理西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唐代治理西域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建立公众医疗机构,是古今通行、方便患者就医的最可靠办法。西周时期已有专门为贵族服务的医疗机构,但由官府成立的面向老百姓的医疗机构,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当时民间更需要医疗服务,南朝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建立“六疾馆”,救济、收养穷人。“六疾馆”并非专门的医疗机构,仅相当于现代的福利院。开办给老百姓看病的官办医院,则是少数民族鲜卑政权北魏(公元386一557年)设立的。北魏的”医改”创新突出地表现在解决民间看病的问题上。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北魏便曾开展过临时性“送医上门”活动,派医生到“基层”,为患者免费看病、发药。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北魏创办了中国历史上首个面向基层的政府医疗机构“别坊”。别坊有别于为官员和贵族服务的“太医院”,是专门为看不起病的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北魏这套面向特定人群的“免费医改方案”,被称为古代中国医改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是如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建立“别坊”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建立“别坊”制度的作用。
6 . 《商君书》记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意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国家的户籍上,由此可见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的直接影响是
A.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B.扩大了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C.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和隐匿人口D.从贵族控制人口转向国家控制人口
7 .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变法的指导思想正确B.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D.商鞅对变法法令的严格执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1901年起,清政府决定由袁世凯负责,开始编练常备军。袁世凯除装备训练方面效仿西方外,在后勤保障方面也进行了改进。设置粮饷局总理粮饷事务,军械局承办军械管理、维修等,军医局负责人员、马匹的卫生医疗事务。所属各营都设有军需长、军械长、军医长等专职后勤负责人员。袁世凯为加强后勤工作,还制定了各军械官长办事章程、经理修械章程、经理检查章程、正军需官职守章程、副军需官职守章程等各项章程,明确后勤官员职责范围和检查办法。为筹集常备军所需军饷费用,清政府向全国各省分派款项,三令五申要求各省为练兵筹饷。此外,袁世凯还创办了军医学堂、马医学堂、经理学堂、军饷学堂,学员毕业后到各级后勤机构任职,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摘编自陈崇桥、张玉田主编《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常备军后勤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常备军后勤改革的影响。
2020-05-1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020-05-03更新 | 262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5-2016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2.28)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拏(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2020-05-02更新 | 38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