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0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B.体现出王国问题更加严重
C.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D.反映出贵族政治局部复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高祖时,尚书省在中央体制中居核心地位。玄宗开元年间,中书门下成为超越三省的机构。唐中后期,三省固有的职权逐渐弱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三省六部制被中书门下取代B.唐中后期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C.官僚制度运行是动态的过程D.唐中后期三省地位逐渐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科举时代,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宋太祖规定考生在礼部考试录取后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确定他们最终录取的名次。于是殿试制度成为固定制度,被录取的进士成为“天子门生”这种傲法
A.保证了科举录取的公平公正B.标志殿试制度的正式出现
C.防止官员扩充势力威助统治D.束缚思想以维护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曹魏时期,“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
A.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B.完全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D.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
5 . 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县、侯国
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府、州
府、州
路、府、州
州、县

A.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行政区划B.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
C.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D.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
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8 . 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5478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2020-01-09更新 | 8998次组卷 | 10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10 .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