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谏官专向皇帝谏诤过失,隋唐时期他们隶属于宰相,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话,便让他们讲,讲得好固然好,讲得不好也无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谏官,……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由此看来隋唐时期的谏官
A.可以杜绝君主权力的滥用B.缓和了君主和宰相之间的矛盾
C.增强了大臣们的监督意识D.对约束宰相权力起到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2020-01-17更新 | 93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山东专用-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朔五年,汉武帝用士人拜相制取代列侯拜相制,任命老儒公孙弘为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士人拜相制
A.改变了权力分配的格局B.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机制
C.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D.提高了行政办事的效率
4 .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5 . 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在整个贵族阶级中占居首要地位,但这并不排斥异性贵族。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则,通行于所有的百姓贵族;同时,在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还要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之国,以加强联系。这种通婚关系
A.赋予异姓贵族祭祀祖宗的特权B.使嫡长子继承权得到维护
C.不利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D.对宗法关系做到了有益补充
6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这些举措说明
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
C.以殷治殷方略成效显著D.周武王具有仁德之心
7 .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一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谴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
A.废除了宰相制度B.君主权力的强化
C.边患的日益严重D.军权的分化制衡
9 . 唐代安史之乱前,君主或宰相直接任命许多临时派遣官执行各种使命,如节度使、盐铁使等。安史之乱以后,这种使职差遣迅速发展,而原来的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反而被逐渐剥夺。这一做法
A.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原则B.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调整了中枢的运行机制
2020-01-12更新 | 9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历史试题(一)
10 . 周代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是: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体现了周代
A.敬天保民的执政理念B.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C.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D.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