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1 . 唐代柳宗元说:“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 . 商朝后期,商王“兄终弟及”者占比42%,“父死子继”者占比58%。西周时期改变了这一状况,是因为西周实行了
A.封建制B.井田制C.礼乐制D.嫡长子继承制
4 . 王国维在评述古代中国某朝代一制度时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由此推论,这一朝代最终还是确定
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诸侯制
C.道家无为而治D.科举取仕制
5 . 从下图可见,在西周分封制下
A.姬姓是分封制下受封的主体B.异姓诸侯完全被同姓所包围
C.燕国与周天子关系最为疏远D.镐京也被分封给了异姓诸侯
2020-08-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素质展示历史试题
6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在大众中普及B.统治者用神权巩固王权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7 . “周之有懿德也,犹日莫如兄弟,故口口之。……故以亲屏周。”“口口”中应为
A.禅让B.世袭C.封建D.宗法
8 . 《左传》成公十一年(公元前579年)载,晋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部田,周王不能直接命令郤至,只能“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通过晋侯来解决争端;在解决争端过程中,郤至竟公然对周王使者刘康公、单襄公振振有词地说:“温,吾故也,故不敢失。”最后,还是由“晋侯使郤至勿敢争”。这反映出当时
A.家国体制得到巩固B.诸侯僭用礼乐较为普遍
C.天子权威受到冲击D.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
9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段材料记述了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020-07-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 2019 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春秋曾侯宝夫人墓的编钟,上有“余(曾侯宝)文王之孙,穆之元子,出邦于曾”的铭文,曾国最初“左右文武”(辅佐周王室),后来则“左右楚王”(臣服于楚国)。曾国“左右楚王”的史实反映出   
A.最初分封范围仅限于王族B.诸侯有权在领地继续分封
C.诸侯国联盟以反对周王室D.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动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