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畏天命”、“敬天命”是周人的传统观念,到幽厉时代(前877年-前771年)却出现怀疑、批判上帝权威的思想。《诗经》中“昊天不惠”、“旻天疾威,弗虑弗图”、“浩浩昊天,不骏其德”等怨天、恨天、骂天的言论很多。这种变化
A.表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B.受到儒家民本思想的推动
C.源于阶级结构重大变化D.推动神权政治价值观崩解
2 . 商周时期尊崇天命。但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如图所示)。这一变化说明周朝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官僚是皇权统治的工具。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摘编自《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主要构成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4 . 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祖先信仰逐渐被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尤其是名山大川)取代;另外,祭祀的主要地点则由向先祖献祭的祠庙转到向自然神和宇宙神献祭的室外神坛。这一变化
A.反映先秦思想日趋成熟理性B.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威权构建
C.表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D.标志着家天下观念开始出现
5 . “王臣”在商周原为王室所有,在王室左右活动。到西周晚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臣”已用来指代自王以下整个周王国里的人。其内涵变化反映了
A.贵族政治的渐趋衰落B.下层民众的身份跃升
C.礼乐制度的严重破坏D.天下一同的观念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B.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D.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2021-0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殷商统治者崇尚天帝神权,强调“天命神授”,而西周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儒家民本思想初步形成B.以宗法人伦取代天命
C.王权神授观念逐步淡化D.天命观具有人文色彩
2021-03-28更新 | 1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夏、商统治者极力宣扬“天命”“天罚”等思想,而西周统治者认为“惟命不于常”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这一变化表明
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B.伦理政治开始兴起
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对“天命”的质疑
9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A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特点?
(2)与图A相比,图B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意义。
2020-10-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

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二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

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成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

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