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据记载,春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出奔(逃出原居住地或本国)”现象,因君位争夺导致的“出奔”总计70起,92人次,因族长争立导致的“出奔”总计4起,12人次。这一现象反映了
A.诸侯国间战乱不断
B.宗法制度走向崩溃
C.贵族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D.平民势力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D.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2019-04-27更新 | 1171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3 .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
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C.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2019-04-27更新 | 384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A.“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2019-04-23更新 | 40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大宗)百世不迁”与“(血缘)后属疏远”是不并存的。汉初分封与周初效果的不同,在于秦汉亲属伦理中只有“后属疏远”。材料说明汉初
A.儒家伦理深刻影响百姓生活
B.家天下局面受到严重破坏
C.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已淡化
D.官僚政治得以迅速的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2019-04-15更新 | 484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应届)
7 . 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2019-04-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8 . 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国”与“家”是相通的,“孝”和“忠”是一致的,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以及社会细胞的“家”同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机构的“国”,在长期的历史条件和时期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据此可知,该治理模式
A.是以宗法制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B.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C.有利于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延续
D.确保了皇权在基层社会的独尊地位
9 . 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2019-04-02更新 | 2020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贵族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的祖先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他们大肆宣扬“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西周贵族的宣传
A.旨在为新政权的合理性制造舆论
B.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
C.有利于当政者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表明西周政治受到儒家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