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在整个贵族阶级中占居首要地位,但这并不排斥异性贵族。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则,通行于所有的百姓贵族;同时,在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还要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之国,以加强联系。这种通婚关系
A.赋予异姓贵族祭祀祖宗的特权B.使嫡长子继承权得到维护
C.不利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D.对宗法关系做到了有益补充
2 . 汉语中严格区分“叔、伯、舅、姑父、姨父”以及“婶、伯母、舅母、姑、姨”;还有“表、堂、外、亲、干、继、曾”等称谓词进一步区分亲属关系远近,而英语中没有这些区别。这反映出中国社会
A.等级制度界限森严B.宗法血缘观念浓厚
C.轻法重礼观念盛行D.官吏奴才心理突出
3 . 《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6294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姓、氏分开,姓用来区分祖先,氏用来分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汉以后,“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C.秦汉的统一推动姓氏的演变D.秦汉时期婚姻习俗有所改变
2019-12-28更新 | 25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C.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6 . 孔子,姓孔名丘。近年来,很多孔姓人氏纷纷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寻根问祖。与这一现象出现有直接关系的古代制度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皇帝制
8 . 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与族谱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2019-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新制度”包括
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嫡长子继承制④郡县制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        (  )   
记述出处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A.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B.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
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D.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