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长子)该材料反映齐桓公
A.否认宗法制下的嫡庶观念
B.崇尚法家的集权思想
C.主张废除西周的礼乐制度
D.极力维护宗法制的传统
2017-11-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是二夫人所生,二儿子是大夫人所生,三女儿是大夫人所生,四儿子是大夫人所生。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女儿
D.四儿子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就重视寻根祭祖活动。与这种传统习俗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4 .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2017-10-02更新 | 183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2017-09-09更新 | 191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2017-08-24更新 | 107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这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
A.家国同构的建国理念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封建君主专制深入人心,得到普遍拥护
C.封建剥削沉重,民众处境艰难,民不聊生
D.君民关系和谐融洽,统治稳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说明古代部分姓氏
A.是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
B.来源于夏商周时期的世官制度
C.是社会尊卑关系的本质体现
D.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崩溃
9 . 西周时所有国家大事,君王都要以宗主的资格,按照礼制,到宗庙向祖先请示报告。君王要发布命令,包括作战命令,必须在宗庙发布。君王要授给臣下官职,必须在宗庙举行册命礼。由此得出西周时
A.王权从属于神权B.礼制制约了西周王权
C.分封制下等级森严D.统治者借助祖先崇拜进行统治
10 . 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2017-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高一年级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