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区别大宗小宗
B.稳定统治秩序
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2019-05-14更新 | 227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2 . 《礼记·大学》记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和“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观念主要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2019-04-15更新 | 48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新疆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新唐书》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秋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拊(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由此看出,促使武则天“感悟”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制
B.等级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5 . 在王位世袭制下,世袭可以有兄终弟及、长子继承、幼子继承、壮子继承、择子继承、双系继承、女儿继承等多种方式。这表明王位世袭制
A.在血缘集团内部传承权力
B.最高统治者无力控制局面
C.王子依据其实力继承王位
D.王子在王族内部地位平等
6 . 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 哪一制度相关(          
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内外服制
7 . 齐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世卿世禄制始终盛行
C.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D.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8 . 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正如我们在殷人那里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理论的有系统的思想一样,我们在周人这里也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来。”究其原因
A.过于注重宗法道德
B.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C.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小农经济阻碍了哲学发展
9 . 中国古代视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朱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郑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神宗企图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最终神宗被迫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
A.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
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2018-11-19更新 | 247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