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18-11-02更新 | 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 .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强化王权
C.通过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专制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018-10-02更新 | 154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
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2018-09-05更新 | 354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并不得父亲的钟爱,刘邦所中意者是妃子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此刘邦几次向朝中大臣提出改立太子事宜,却遭到萧何等大臣的反对。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的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甲:萧何等大臣的做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乙:萧何等大臣顶撞刘邦违背了三纲五常
C.丁:刘邦的做法不符合分封制的惯例D.丙:刘邦的做法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2018-07-29更新 | 561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2018-06-22更新 | 1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018-06-01更新 | 9330次组卷 | 14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