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0 道试题
1 .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2018-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
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
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强化了天子权力
B.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地位
D.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2018-04-03更新 | 5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王国维《观堂集林》载:“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其所肯定的周王朝崭新政治制度有
①立嫡立长之制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封建子弟之制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2018年1月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以家风为主题的季播节目《谢谢了,我的家》,通过家族人物故事传递人间温情,透过家风、家训折射家国情怀,展现家庭、家教、家风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家是每个国人心中的眷恋,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
C.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2018-03-16更新 | 67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字解释
“王,天下所归王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为手持刀斧之形”。斧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器。故用“父来表示手持石斧,具有成权救导子女的父家长”。
“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夫”像一个正面的人端然站立,头插发簪,乃权利之象也。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口从矢。“口”为旗帜,夫为箭。

上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这主要反映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