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宋代,御史台“掌纠绳内外百官奸慝(te),肃清朝廷纪纲”,在监察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御史“六察”之名,唐代已有之,但入宋后湮没无闻,直到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重推六察之法,才又成为御史台监督在京官司的一种重要形式。此后,御史台设置吏、兵、户、刑、礼、工六个察案,六案各由一名御史负责,在其领导下分头对各自负责的在京官署进行文书核查,纠举其行政过程中的“稽迟违慢”等失误,并将之汇总到御史台长贰处,再将核查情况上报给中枢机构,如遇到重大问题则由当察御史同御史台长亲自向君主请示。虽然神宗大力推行六察制度,但并没有令察案取代言事成为御史台的唯一监察形式,但金元时期御史台对行政机构进行“刷卷”的职能,乃至明清六科给事中的设置,都深受六察制度的影响。

——摘编自杨光《六察法的推行与宋神宗时期监察制度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神宗时期六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神宗时期六察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纠弹制度,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肃政厅,专门纠弹官吏失职等违法案件。从当时的纠弹实例来看,被纠弹的大多是地方官吏,最高为巡按使,最多的是县知事。文官纠弹制度的建立
A.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B.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巩固了基层民主制度
2022-04-28更新 | 399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初,朝廷商议裁撤按察司。有大臣认为“各路州郡去京师遥远,贪官污吏侵害小民,无所控告,惟赖按察司为之审理。若指为冗官,例罢去,则小民冤死而无所诉矣。”最终朝廷依议保留了该部门。这说明按察司有利于
A.强化君主专制B.提高行政效率C.约束行省权力D.促进吏治澄清
4 . 汉武帝设置的刺史“秩六百石”,监临的是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刺史就职掌而言是刺察而不是治民;就其身份而言是以卑临尊。这一设置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兼顾了行政与监察职能
C.标志汉代监察制度的完备D.使刺史掌握了地方实权
2022-04-19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元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官员的选用,都要通过中书省吏部,但监察系统官员的任用,则由御史台在本系统内自行选择,监察系统官员的迁调,主要也在本系统之内进行。这反映出元政府意在
A.发挥监察机构的制约作用B.贯彻蒙古贵族的政治传统
C.削弱宰相为首的政治势力D.确保监察机构的权力至上
2022-04-15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唐代,谏官制度日趋完善,士人进谏意识很强,谏官扮演的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依靠舆论来实现监督君主言行与国家决策的重要角色。谏官制度的设置意在
A.使谏官履行监督中央决策的职能B.在专制制度下能够强力制衡皇权
C.有效避免决策失误维护国家稳定D.积极弘扬儒家士大夫责任和精神
2022-04-04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代对地方的监察主要由各部刺史负责,他们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仅针对二千石以上长吏和地方豪强,低于二千石以下的地方官和“六条”以外的事项,均一概不问,而由地方长官去处理。这体现出汉代地方监察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庞杂且干涉地方政务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消除了干弱枝强局面
2022-04-02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代形成了以“督邮”为主的地方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制度。督邮由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可监督刺史…这样一来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察的椅角之势。这表明汉代地方
A.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B.以小督大、以卑临尊的制度设置
C.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D.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雅典,官员“在任职前,其资格皆须先经审查”。以执政官为例,其资格先由500人议事会审查,如果有问题提交法庭裁决,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担任这个职务。执政官和将军“在每一主席团期中都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们是否称职。如果这种投票反对其中任何一个官员,他便应在陪审法庭中受审,如有罪,则决定他的刑罚或罚金,但是如果无罪,他即复职”。每个官员在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在任职期间的活动和帐目进行审查。

——摘编自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

材料二:两汉时期,中央监察机构开始独立设置,并形成全方位监察体制,监察官员在皇帝领导下独立行使监察职能。地方监察机构实行中央垂直领导体制,与地方政府无隶属关系。汉武帝时期,每个州设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后来设立的司隶校尉负责京畿七郡的监察事宜,尔后逐渐设立十三部刺史。刺史最初由丞相府司直节制,武帝晚期至昭宣时期则逐渐转归御史府管辖,这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诸多事宜具体由御史中丞执掌。

——摘编自赵青娟《汉代监察制度运行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中国汉代监察官员的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汉代监察制度的共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当御史大夫李承嘉责怪他事先不禀告、“不咨大夫”时,萧至忠答道:“故事,台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弹事,不相关白。”这说明武则天时期
A.监察权的行使具有独立性B.宰相成为重点监察对象
C.御史的实际效能非常有限D.监察管理体系较为混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