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每一刺史部包含一定数量的郡国,每一部设刺史一名,为六百石官员。监察内容除第一条针对强宗豪右外,其余五条皆针对二千石官员。据此可知,设置十三刺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控制地方豪强B.规范地方监察C.加强君主专制D.削弱地方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汉刺史奏事须经三公审核按验,再转给皇帝裁决;东汉初,刺史则将地方政事民情直接奏于皇帝,不再经过三公。这表明东汉初
A.刺史转为地方政务官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三公演变为虚权职位D.监察体制已健全完善
2021-1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2021-06-13更新 | 15452次组卷 | 120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2021-01-01更新 | 923次组卷 | 6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西周士阶层B.秦朝御史大夫
C.汉代刺史D.宋代参知政事
2020-11-25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就是御史台,“谏”就是谏官,御史是监察百官的,谏官是对皇帝进言的,也可以说是对皇帝进行监督的。

——摘编自《中国古代反腐败的三种方法》

材料二历来的统治者都说要反贪,但是在专制制度下往往成效不彰,清帝国更是如此。原因如下。第一,有些行贿受贿活动已成为官场习惯,人人如此。第二……“近日言官卖折之风甚火。……大抵皆以贿陈奏者也。……明言官多争意气,今朝言官多因贿赂,可耻之甚!”……第三,没有独立的司法和监察系统,它们都不过是行政系统的附属物。……第四,社会生活没有民主化,民众维护自己权益的现代公民意识没有形成,也没有独立的新闻舆论监督。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材料三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别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收受或者要求收受任何形式的礼物、贷款、费用、酬劳或利益。l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规定的范围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英国反腐机制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进行佐证。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反贪成效不彰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0-10-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宋代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习惯上,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代此举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提升御史台职权
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权臣的专权
9 . 宋代言谏机构除了监察以外,新增了言事职能。凡是台谏官员,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官员批评宰执可以无所顾忌。加上宋代有不杀大臣和言事官的惯例,使台谏势力猛增。这一做法(     
A.改变了武将擅权的局面B.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
C.避免了集体决策的失误D.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
10 . 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

——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