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图一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器具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农具。

图二1923 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


(1)依据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当时社会出现了哪两大新兴的阶级?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机构的发展历程。



(2)请指出图二制度的名称及创立的朝代,分析三幅图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
2020-11-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农民耕作图》和《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材料二: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畅销,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材料四: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五:抗战期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民族资本主义又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战火连连,日本帝国主义的吞并……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1)读材料一回答:上图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松太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指出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自2008年来全球遭遇百年罕见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都在苦苦寻找出路。中国在这次风暴中的坚挺表现令国人倍感自信和骄傲。聆听历史,有所感悟:在你看来,秦二爷的理想能不能实现?说明理由。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2021-05-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全国比较著名的都市有20个左右,分别分布在关中、三河、燕赵、齐鲁、梁宋、楚越、巴蜀等地区,大多数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黄河中下游一带。长安是西汉的都城,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其交通便利,是西北与巴蜀和内地贸易的枢纽,又是与西域通商的中心。《三辅黄图》记载,长安城中有9市,6市在道西,称西市;3市在道东,称东市。市有专职官员市长管理。商人往来各地十分活跃,所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除了经营冶铁、煮盐、酿酒、造醋、制酱、屠宰等业外,还有大宗贩卖粮食、薪藁、竹木漆器、铜器、马牛羊猪果菜、狐鼯裘、船车等等货物。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下令撤除坊墙,允许沿街开设店铺,实行“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城市店铺日夜经营,有早市、晚市和夜市。日市结束,夜市又开,“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而供市人聚会娱乐的酒肆、茶楼、匀栏、瓦舍,夜间依然营业。

——摘编自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代”的主要依据。
4 . 识图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请看下列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朝中后期)的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信息,并据此判断上面各图对应的历史时期。
5 .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

材料二   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一棉花、烟草、奴隶一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

材料三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出现的变化,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2021-07-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

——《太平广记》

材料二 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三 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

州名苏州鄂州洪州饶州吉州衡州邵州泉州汉州
开元
户数
68 09319 19055 40414 06234 38113 51312 33030 754477
元和
户数
100 80838 61891 12946 11641 02518 04718 00035 571889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7 . 社会的变迁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如糖蜜糕、灌藕、缎背心、逍遥巾、四时玩具。……画山水扇。……其余桥道仿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至三更不绝。这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市民阶层,他们经济富足,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又有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推动了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等

材料二 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规模》等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布局、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王辉《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及其动因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2020-08-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图1、图2、图3是三个历史时期(14世纪前后、18世纪、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贸易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三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四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材料五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
2020-07-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唐朝、明朝)的城市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城市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要求:史实明确,逻辑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