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1 .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些铜器上刻有“郎中定市河东,贾八百”的铭文:陕西武功出土的“阳邑烛灯”,灯柄上有铭文“阳邑铜烛行锭,重三斤十二两,初元年三月河东造”据此可知当时
A.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青铜铸造业发展到顶峰
C.汉代商业得到-定发展D.青铜铸造不再注重礼制
2021-10-17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求富趋利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目标,社会上普遍把求富趋利看成是人的本性,所谓“富者,人之情性逐利,若水之趋下”,在当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致富,便被人刮目相看。这一现象的盛行说明当时
A.小农文化的逐渐形成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D.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2021-10-12更新 | 18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巴东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现存有一份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户主名为郑恩的户籍资料。资料中列出了郑家老小每一口人的自然信息,并详细地标出了各人所受的田地面积、位置、东西南北界线所在;同时规定“户籍三年一造,正月上旬开始造籍,县司收集前簿之后三年内的土地情况报告,到州按规定格式编造”。这说明唐代
A.有效地遏制了土地兼并B.均田制巩固了封建统治
C.政府注重对土地的管理D.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2021-10-07更新 | 38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稻谷一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麦子一亩播种一斗,大豆一亩播种半斗。这反映出秦律
A.重视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B.条目繁杂琐细,刑罚极其苛酷
C.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引导D.剥夺贵族特权,适应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种类各异,有的是手工业中心,如嘉兴的濮院镇、吴江的盛泽镇、湖州的双林镇等;有的是原料集散地或商业中心,如湖州的乌青镇等,“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与域外经济联系频繁B.政府经济政簧发生嬗变
C.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D.市镇经济向专业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孟子》载,在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中,规定会盟各国应“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买人粮食)”。这一规定有助于当时
A.农本意识的形成B.各国市场的统C.商业活动的进行D.士人阶层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文献记载的汉代土地状况的部分内容。这些记载反映了汉代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司马相如传》西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归成都买田宅成富人”
《汉书·张禹传》西汉张禹“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价)”
《后汉书·马援传》东汉的马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
《后汉书·伸长统传》汉代豪族“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田庄经济普遍盛行
C.小农经济渐趋衰退D.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9 . 如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兴修的重要的水利工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
A.服务于诸侯国的政治需求B.推动了各地联系的加强
C.促进了南北经济平衡发展D.缘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1-10-0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590年,隋朝发布诏令,将府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有事时应征出战,战事停罢之后,散归本籍,和一般民户同样地垦田、纳租课。这一诏令的施行
A.增强了军队战斗力B.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大土地所有制形成
2021-09-29更新 | 79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