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生产动力受外部影响,在传统的人力、畜力、自然力等基础上开始使用机器力。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力的地区是(     )
A.中原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部地区D.长江上游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C.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D.直接导致了民族工业的长期萧条
3 . 读下表。表格信息反映出部分年份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
1872年1881年增长率(%)
棉纱(万担)517.1244
棉布(万匹)1224.11493.122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棉纺织业大量采用洋纱
C.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不断增加D.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020-09-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9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

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

材料三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

——《剑桥晚清中国史》

材料四: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
(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0-09-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03年间,广东、浙江的工业占比增加值最大,由1978年的4.69%、2.89%提升至2003年的12.97%、7.96%,分别提升7.60%、5.07%。江苏、山东、福建三省的工业占比也有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地理位置偏北的省(市/区),如辽宁、黑龙江、北京等地的工业占比显著下滑。中部地区仅有靠近沿海省(市/区)的河南、安徽、江西三省工业占比有所提升,中部地区另外三省山西、湖北、湖南的工业占比是下降的,而西部地区大部分(市/区)的工业占比是下降的。

——摘编自胡伟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的企业类型及其共同特征,并判断图二反映的历史时期。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材料二中中国工业空间分布的重点地区并分析其原因。
2020-08-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对表格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进口棉纱(万担)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51224.1
1890年108.21556.1

A.西方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被西方所瓦解
C.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D.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
2020-08-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丝绸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问题一:中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

秦汉时代,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一片葱茏。凭借地利,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种桑麻。此后,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代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而且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然而,作为许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唐代以后,北方环境发生变化,渭水的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也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已经无影无踪了。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也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编自《简明宋史》《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问题二:中国近代丝绸企业的兴衰

1873年,陈启沅回国创办机器缫丝厂。几年之后,南海县知县查封该厂,给机器缫丝业定了几条罪状:一是每偈约用女工四百余人,男工一百余人,无论男女混集,易生瓜李之嫌。二是统计江浦一带,共有机器一十一座,应用四千四百余人,以一敌十较之,实夺四万四千余人之生业……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这样,以继昌隆为开端的十家机器缫丝厂惨遭“腰斩”了。             

——摘编自《办理学堂乡情形第二禀》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以下调查报告。
关于继昌隆缫丝厂的调查报告
创建背景
受阻原因

2020-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洋务派利用国内外暂时的和平环境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工.此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区兴办了近代工业,即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增值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邱守群《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并归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镇数量大幅增加,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中工商业从业者增多,地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层出不穷,导致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经济性商业城市转化。与此同时,城市格局因古典坊市制的崩溃而有重大改观,临街设店的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初见端倪。更值得重视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少量的生产性工商业城市,如浙东金华可以认为是纺织城镇,余州附近的利国监可以视作冶金城镇,还有常聚十余万矿冶工匠的江西铅山场、广东冬水场亦属矿冶城镇;四川井研县亦有数万井盐工匠,可谓盐业城镇。

﹣﹣摘编自葛金芳《经济变革与宋代工商业文明的加速成长》

材料二:由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还是封建性的,虽然从外国搬来了机器设备,办了资本主义企业,但社会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却完全是为封建阶级服务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创办人,除了商人和买办外,绝大部分是地主和官僚,非朝廷命官,即地方士绅,总之都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中的“商”,并不是普通商人,而是有官僚身份的大地主大买办和特权商人,并都是与洋务派官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尽管如此,仍然是大官压小官,大鱼吃小鱼。如投资上海织布局的郑观应、龚寿图、蔡鸿仪、经元善等人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而仍不免为李鸿章所宰割。

﹣﹣摘编自李宝珠《论障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傅筑夫教授的谈话追记》

材料三: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热潮是从农业领域开始起步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首先表现在农田水利建设上。那一年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显著,不少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社办工业和修建农村公路等各项建设,也取得了累累成果。粮食和其他农 作物的产量明显提高。但随着“大跃进”的不断升温,在层层提高生产指标和批判右倾保守 的压力下,很快刮起虚报产量的浮夸风。由于虚夸不真实的统计,造成农业大增产的假象,使人们头脑越来越热,导致决策上出现一系列严重失误。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跃进”时期中国在农业上取得的成就及其失误。
2020-08-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列举了甲午战争前中国三类新式企业的资本构成 (单位:万元)自此可知下列企业中属于丙类的是
A.开平煤矿B.发昌机器厂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