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下列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东南各省所植甘蔗获利颇丰。自通商以来,洋舶所带洋糖,色泽莹白,人咸爱之。旧日之糖,销路日微,销数日绌,糖商折阅,无可挽回。”中国某些传统手工业行业受到冲击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该言论冲击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基础
C“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民族纺织工业迅速发展
D“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务运动主张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A.AB.BC.CD.D
2020-07-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D.官僚资本的扩张
2020-07-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开始,棉花的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由于植棉的普遍和棉纺织技术的不断提高,至明代中叶,上海地区已经是全国棉纺织中心松江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及至明代晚期,上海本身也成为一个棉纺织业的重镇了。它不仅是一个纺织中心,而且是棉布和棉花的集散地。到了清朝初年,上海的棉纺织业,号称“衣被天下”。到十八世纪中叶,上海的棉纺织业,在工具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同时根据可以看到的资料,当时已经有棉布的包买商出现,叶梦珠说:“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在松江府西郊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商人将原料发给“合郡男妇”制造,制成后交回店中,计件或计时给予报酬。

——张家驹《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

材料二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江南棉商强烈感受到国际市场的挑战。江南棉商走出了一条既充满荆棘坎坷又富有竞争和进取,既蕴含着历史传统又富有近代意识的独特发展道路。交易方式上既有如交易所式的近代交易方式,也不乏沿街售实的古老买卖形式,棉花品质判定上既有精准的数字标准化核定,也有完全依靠棉商经验的定夺,加工方式上既有先进的机器轧花,也有古老的人工轧花,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贸易所呈现的多元结构和转型形态。江南棉商在近代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商业向近代变迁的缩影,其演变的动力“既有来自西方文明的示范和挑战,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密切相关,是外来冲击与内在逻辑的合力推动”。

——于新娟《挑战与机遇: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新变化,并且简析出现这种新变化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资本从诞生到1894年,资本总额只有722.5万元,大致同时,洋务民用企业有资本2796.6万元,外国在华资本有5433.5万元。从发展行业看,民族资本大多集中在机器制造、面粉、火柴、造纸、印刷、榨油等行业;同时,设备简陋,以煤矿为例,峄县枣庄、直隶临城煤矿都是“以机器汲水,开峒挖煤悉用人工。”其他煤矿则连汲水机器都没有。据统计,到1919年,全国85%以上的民族企业集中在江、浙、粤、冀、鲁五省。

——摘编自王俊龙著 《试论中国近代工业的畸形发展》

材料二   建国初期经济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占工农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49703022.17.973.626.4
195256.943.127.815.364.535.5
195648.751.329.621.757.642.4

——摘编自邹东涛等著《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工业化的意义。
5 .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近年来,学界“中断论”者认为,明清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来中断了;近代工业的建立是另起炉灶,并不是萌芽的继承和发展。但据我们考察,这种破坏,主要是在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农民家庭手工业方面,尤其是手工棉纺业,而不是在独立手工业方面。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我们考察在清代前期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十几个手工行业,它们在鸦片战争后,只有瑞布(不会编水起坡的布)和刨烟两业被外国商品所代替了,其他都继续维持下来,并有9个向机器生产过渡,它们代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流。因此说,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除非有不可抗力量,它不会夭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承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关系的观点。(要求:赞同或反对,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0-06-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状况。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20-06-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面为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举办的煤矿企业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名称开办时间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经营方式
湖北兴国煤矿1875 年1875年经费无着盛宣怀(李鸿章幕僚)官办
台湾基隆煤矿1876 年1892年亏损沈葆桢(台湾巡抚)官办
直隶开平煤矿1878 年——李鸿章(直隶总督)官督商办
广西富川煤矿1880 年1886年质劣叶正邦(广西地方官)官督商办
北京西山煤矿1884 年——吴炽昌(李鸿章幕僚)官督商办
湖北马鞍山煤矿1891 年——张之洞(湖广总督)官办

A.洋务运动重心发生变化B.近代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日趋均衡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民族工业遭到帝国主义的资本制约
8 . 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领域
②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苏经缫丝厂是这一时期缫丝工业的代表企业之一
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6-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6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9 . 1863年到1891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
时间工厂名称主要经营内容
1863年俄商在武汉投资设立“顺丰砖茶厂”砖茶
1877—1894年德商在烟台设立“缫丝局”;美商在上海设立“旗昌丝厂”,后上海增加到七家外国丝厂缫丝
1890年以来于上海、天津、汉口、重庆等地设立“隆茂洋行”“平和洋行”“德隆洋行”等打包厂,便利了原料出口为皮革、羽毛、毛皮、棉花等打包

A.说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占据主导B.表明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
C.反映了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料掠夺D.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10 . 下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机器原料燃料等合计消费
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合计
18738.18.18.583.491.9
18930.67.88.413.078.691.6
19030.714.315.022.362.785.0
19101.50.116.017.617.065.482.4
19203.20.225.128.516.954.671.5
19303.71.921.326.917.355.873.1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B.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传统经济形态艰难转型D.传统农耕经济彻底瓦解
2020-04-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