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进入近代,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凸显出江南地区
A.经济区域分工日益加强
B.经济结构变动剧烈
C.发展近代企业成为主流
D.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2 .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一千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C.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17卷引用: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取消了对圈地运动的限制,议会通过数以千计的圈地法,使圈地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原来亦工亦农的手工业者因在圈地运动中失去了土地,丧失了在农村生存的另一个重要生活来源,他们光靠手工业再也难以独立支撑下去了。同时,农业技术革命和19世纪农业生产开始机械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使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英国农村人口从18世纪下半叶起就开始大量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5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开始下降,城市和工矿区的人口数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却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情况,1846年、1865年议会先后通过的济贫法案对在城市的贫民不再进行遣返,并扩大了救济贫民的范围和居住区。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材料二 在外人叩关的隆隆炮声中,一向闭关自守的中国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世界劳工市场对中国劳动力的需求和国内人口的压力,导致大量华工走向世界。关内日益加重的人口压力和边疆地区的政治危机,使东北、蒙古等新垦区在近代日益显示出经济、政治上的重要性;清政府放弃了以往对东北的封禁政策,东北近代经济事业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关内外大规模的区域性人口流动以空前的速度进行。伴随着农村自给自足状态瓦解而加强的地区间联系,以及各地农村日益扩大的不平衡及对人口压力的不同反应,使人口在乡村间的迁移更加普遍。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若干新因素,为移民的空间和职业选择提供了新途径,一种新型的近代式的移民群应运而生,城市移民随之增加。

——摘编自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业人口迁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其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二   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航,千舳万艘,交易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材料三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洋纱、洋布的进口(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洋纱洋布
18671,45011,671
18772,8411,959
188712,59024,457
189222,05930,554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
(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
(3)材料四显示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19-08-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周练试题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机器的广泛使用,民族企业在会计、采购销售、工人的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西方工厂制度受到了民族企业广泛的关注。这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实业救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制度创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D.企业生产环境日益受到重视
6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创办于1865年,位于南京聚宝门外扫帚巷西天寺。1869年,该局已能生产多种口径前膛炮、炮弹、炮车及枪弹。次年,在通济门外神木庵旧址兴建火箭分局。1871年9月,在通济门外九龙桥兴建火药分局。1879年,归并乌龙山机器局。1881年,仿制成功美式加特林机关炮(十门连珠格林炮)。1884年,仿制成功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四门神机连珠炮)。

——徐泓《徐建寅与金陵机器制造局》

材料二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瑞蚨祥绸布店(1862年创立)青岛分号1904-1949年经营销售额的变化趋势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金陵机器制造局属于哪一类型的洋务企业?这一类企业创办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1949年期间,瑞蚨祥绸布店经营销售额下降的原因。
2019-06-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06-18更新 | 725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算,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万吨白银,日本生产了大约8000吨,总计3.8万吨。如果减去留在美洲以及在转运中流失了的难以确定的一部分,最终流入中国的7000一1万吨的确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

材料二   (建国初期)“机器大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农业和手工业占83%.”而且,“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及苏南的少数城市。”

——马崇明《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一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但是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一个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还有一个是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央、地方各级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材料三中作者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得以解决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9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019-06-08更新 | 8981次组卷 | 92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校本部作答】

材料一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简表

                发现新大陆,世界联成一体世界市场                
殖民扩张殖民争霸战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                

材料二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张。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下,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同时,中国的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开展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业,这场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洋务运动的直接刺激和诱导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