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7 道试题
1 . 1945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关于加强军队纪律坚决执行城市政策的指示》,提出了军队在收复城市后要严格执行“城市政策”“保护城市工商业,对于接收的企业,凡是属于被敌伪没收的私人企业,一律发还原主,保护其继续经营”。该指示意在(     
A.尽快恢复和发展民族工商业B.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C.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D.孤立国民党统治集团
2022-11-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些经济举措(     
①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②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有效应对了世界经济危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和1942年我国西北地区工厂、资本和工人总数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   1937~1940年的厂矿内迁是中国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西进运动。截至19406月底,据工矿调整处的数字。迁入大后方的民营厂矿共452家,内迁设备约12万吨,各种技工12164人,虽然当时内迁西北的厂矿无论从数量和设备上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给西北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以及管理经验,还填补了西北的一些经济空白,带动和刺激了西北经济的发展,为西北工业充注了新鲜血液,成为西北开发的生力军。厂矿内迁这一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大移动,拉开了西北开发的序幕。

——摘编自王广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工业建设政策与绩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赐网规则》,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制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的成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建设对新中国发展的意义。
4 . 民族工业和高校的内迁
(1)表现
①工业内迁:_______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②高校西迁:华北、华东各名校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2)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建设有一定影响。
2022-10-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据统计,1935年全国国有厂矿资本总额仅占当时登记厂矿资本总额的11%,到1942年国家资本在工业总资本额中占到了69.58%,且主要分布在冶炼、能源机械、电器等重工业部门。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私营工矿企业受到了摧残B.中国工业结构实现了合理调整
C.国家加大了对战时工业的投入D.抗战刺激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6 . 1939~1942年,伴随着乐西(乐山至西昌)公路的修筑建设,新的国家制度和地方各级政权在西昌逐渐建立;与此同时,教育体系、医疗卫生、工商业企业、电影等引入当地,报纸等大众传媒亦逐步在西昌建立。国民政府这些举措(     
A.密切了中国与印缅战区的联系B.旨在强化国民党一党专政
C.有助于塑造现代民族国家观念D.丰富了边疆民众文化生活
2022-09-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20世纪40年代画家张仃的漫画《撕毁这张中国人民的卖身契》。该漫画反映了(     
A.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B.民族工业发展陷入绝境
C.列强在华政治经济特权丧失D.广大民众失去人身自由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结合点,同时又是西部的西南与西北地区的集合点,于1891年开埠,到抗战爆发前夕,已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中心。193412月,国民政府命令打破军阀防区,改组四川省政府,刘湘被任命为省主席。研究发现1937813日,蒋介石对刘湘转呈的建议中央迁川、长期抗战的意见“甚表嘉许”。193710月,国民政府召开了国防最高会议,蒋介石在会上正式确定以重庆为国民政府的驻地。

——摘编自黄立人《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意义与作用》

材料二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816地下核工程是其中一个极具典型的案例。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套核反应堆,现在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816工程作为国家的绝密军事工程,1967年,由中央军委直属工程兵54师(部队番号8342)承建,先后有6万余名工程兵和参建者云集白涛。工程建设期间,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开山掘洞,架桥铺路。76名官兵为之献出了平均只有21岁的年轻生命。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816工厂停建后,原职工队伍军转民,改建为化肥厂。20181月,816工程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摘编自《地下核工程“816”:一代人的使命与激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816工程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理由。
2022-08-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表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大后方设厂数量统计(单位: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设厂总数国营厂数民营厂数
193763360
193820927182
193941973346
1940517111406
1941866128738
19421 138611 077
19431 04972977
194454916533
合计4 8104914 319

A.民营工业资本超过国营资本B.工业布局发生比较明显改变
C.重工业落后局面得到了改善D.国民政府压制民族工业发展
2022-08-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10 . 如表为中华民国三十年重庆5家政府企业产品的产量统计情况(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种类大炮步枪炸药包飞机炮弹地雷手榴弹
数量526门33000支20000余个40多架6万多发38000个45000颗
A.活跃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有力支撑D.冲击了官僚资本的地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