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饮食方面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西风东渐的影响,传统的饮食习惯受到冲击
B.吃西餐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种习惯
C.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影响
D.西餐首先在通商口岸出现
2019-06-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2019-06-21更新 | 3373次组卷 | 3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租界内康庄如砥,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巨变是在什么基本前提下发生的,并说明邓小平“务实主义”的突出表现。
2019-06-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通过有线电报向家人报平安
B.镜头二: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
C.镜头三:商人与外国友人在西餐厅进餐
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
2019-06-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武昌起义压力下,清廷于1911年12月17日根据资政院的呈请,准官民自由剪发。此时离清帝退位仅50余天。革命派关于“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的预言,终于得以实现。这说明
A.剪辫风潮具有浓厚政治色彩
B.人们对满族人非常痛恨
C.政治事件完全左右社会风俗
D.剪辫易服推动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志广告、路牌广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刊登了不少外商广告。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B.近代上海报刊业迎合民众需要
C.开埠后上海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D.近代以来民众消费观发生改变
2019-06-18更新 | 253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秋瑾(1875—1907)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据此材料推断,不准确的是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B.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D.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2019-06-10更新 | 3490次组卷 | 4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翻阅民国时期的报刊,经常会发现人力车夫捣毁电车或公共汽车的报道。当时,人们既对人力车夫的命运寄予同情,又对电车与公共汽车的遭遇表示惋惜。这种矛盾的心情不但存在于普通民众心中,而且在政府的处置文令中也依稀可见。这种现象
A.反映了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状况
B.印证了临时政府注重对交通文明的培养
C.因近代交通工具本身存在弊端而发生
D.说明当时民众普遍不接纳新式交通工具
10 . 1920年初,《妇女杂志》开展关于“婚姻自由是什么”的讨论时,有人说“自由恋爱的结合,才算真实、正确、含有意义的婚姻,才算婚姻自由。”这种观点
A.打破了旧观念对婚姻的束缚
B.体现出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
C.有助于新式婚姻观念的形成
D.提高了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