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2018-09-27更新 | 2062次组卷 | 37卷引用:【省级联考】吉林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2 . 王韬的《瀛蠕杂志》中谈道,清季上海服饰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别”。材料表明当时的上海
A.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B.传统服饰的等级观念在上海受冲击
C.政府禁止服饰西化
D.上海的社会风俗开始趋于奢靡
2018-09-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民国初年流行起来。这表明西服的流行是因为
A.生活方式的变化
B.自由思想的传入
C.西方文化的入侵
D.政治人物的倡导
4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的“剪辫”行为(  )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B.弘扬了传统文化
C.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2018-09-08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进步人士的欢迎,而一些守旧派仍然着长袍马褂。这反映出
A.服装在特定时期具有政治色彩
B.新派人士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
C.守旧派喜欢中国的传统服饰
D.服饰的穿着体现了个人的喜好
2018-09-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
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
C.表明城市改革的开始
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
7 . 下面是1949年1月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西方文化传播艰难
C.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D.中西服饰文化并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
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
D.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9 . 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C.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D.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10 .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并提出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这表明: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上海市民接受新事物块D.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