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9 道试题
1 . 下列服装在中国开始流行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装
②长袍马褂
③列宁装
④唐装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2018-01-1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北京内城以皇城、紫禁城为中心,“分列八旗,拱卫皇居”,严禁经商、生产,维护皇权的权威,体现封建专制对社会秩序的安排。1900年之前,城市规划基本保持封建时代都城的原貌,落后于青岛、广州等城市,更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上海。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中央公园是由清帝退位后社稷坛改建的,天安门广场的开放也是在1913年后。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难以适应发展需求。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和侨民众多,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区,消费群体追求高档化和西洋化,使这里成为京城少数的商业街区。

——摘编自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

材料二   近代工业的出现使资金、技术、人才大量集中于城市,城市开始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经济上取得对周围农村的支配地位。近代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商人、买办等构成城市新兴阶层。租界对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上海英租界由领事召集选出董事会,下设工部局,工部局内设财政、税收、工程、警察等部门负责租界内的管理。这种运作机制颇似西方城市的行政制度。租界里的市政条例很多,如要求人车分道等,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租界影响华界,华界模仿租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城市功能和结构的近代化,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官府、祭祀坛殿、寺庙为中心的布局被以商业街区为核心的格局代替,人们根据交通、生产、环境的因素设计城市。上海公共租界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开始兴建高标准的碎石马路,电报电话、照明系统、邮政系统得以建立。城市消费生活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城市形成一种亦中亦西的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消费格局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化。人们在物质生活领域最先打破等级制,消费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可以说西学东渐之下,观念的更新是人们消费变化的思想根源。

——摘编自田兵权《简议中国城市的近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概述晚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北京城市近代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很多新派人士穿着笔挺的中山装
B.中国北京至天津民航航线开通
C.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D.《万国公报》刊载巴黎和会的消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消失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2018-01-14更新 | 33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益阳箴言高二下期3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A.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2018-01-11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小说《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该小说中的是
A.举办新式婚礼
B.苏式服装成为普遍的选择
C.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
D.在北京城内乘坐地铁
2018-01-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缠足是开始于北宋而兴起于南宋的一种陋习。近代中国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废止缠足”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018-01-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测试题(一)
17-18高三上·山东济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出现这样的婚姻程序:“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此现象说明
A.婚礼由繁琐走向了简约
B.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C.婚姻实现了社会性变革
D.主婚权发生了重大变动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礼服兴,傲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兴,跪拜礼灭。

材料二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然偌大的清王朝不亡于洪杨,却被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跨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提及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几个口号指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

2018-01-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崇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